看人間 高瞻遠矚 新加坡繁榮之道

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2019.09.20
2233觀看次
字級

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八月九日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當時的總理李光耀在做正式宣布時淚流滿面。這是因為新加坡一直渴望能留在馬來西亞,然而社會內部的矛盾與激化,促使李光耀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和掌握馬來西亞政權的巫統產生歧見,最後導致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逐出。

其實更深一層的原因是巫統擔心李光耀勢力日漸坐大,最終可能影響到馬來人執政權,所以乾脆把當年猶如雞肋的新加坡一腳踢開。李光耀的淚水,就是因為感覺土地狹窄又無任何資源的新加坡前途茫茫,不知所措而致。

然而李光耀的惶恐只持續一天,第二天開始,他就和其他領導人一起捲起袖子,為一無所有的新加坡擘畫未來,開始一連串的現代化過程,建立起輕工業、發展大型國宅以及重金投資在公共教育上。李光耀還曾率團到當時相對進步的緬甸、柬埔寨等國考察。結果,新加坡獨立之後的經濟成長率,每年都高達百分之九以上,短短三十年間,到了一九九○年代,新加坡就已經擠身世界最繁榮國家之列。這樣的驚人成就,靠的就是新加坡領導人的高瞻遠矚。

我於一九九八年至二○○四年間在新加坡從事新聞工作,二○○四年轉調泰國曼谷,當時新加坡經歷很嚴重的經濟衝擊,兩年之後,我到新加坡採訪,赫然發現整個新加坡生氣蓬勃,於是在很短時間內再回新加坡做了一次全面採訪。當時,新加坡經濟發展智庫主要成員之一的陳企業博士在受訪時所講的幾句話,讓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他說:「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其實是我們在五年、十年就規畫好的成果。」

陳企業的話絕非虛言。現在,幾乎沒有任何耕地的新加坡已經開始發展高科技的空中農業。另外,因為地窄人稠,新加坡也已經開始建造地下城市。

新加坡的面積為七百二十四平方公里,可耕地僅有區區的百分之一,因此,所謂的「空中農業」,顧名思義就是向上發展,或者在各建築物樓頂,或是建造室內農場,利用高科技來生產食物。

目前,新加坡百分之九十的食物倚賴進口,前述野心勃勃的糧食生產計畫,預計在二○三○年時要把自產量的水平,提升至百分之三十,所以這個計畫就定名為「30-by-30」。總其事的是新成立的新加坡食品局。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已經勾勒出一個現代化的未來農耕景象,「過去,農夫看天吃飯,在太陽底下彎腰鋤地。新時代農夫在室內活動,不再是拿鏟子和鋤頭,而是通過電腦操控機器人,讓機器人去播種和收割。那個工作環境如辦公室和自動化生產線沒有兩樣。」

另外,世界上最擁擠的國家之一的新加坡,不久前也公布一份地下城市發展計畫草案,以解決人口增加、土地卻不夠用的窘境。目前已經蓋好十二公里地下高速公路以及搭配的空調系統,並持續建構大型購物中心等公共建設。不過這份計畫沒有納入住宅建設,可能是考慮到多數人的居住習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楚劍表示:「目前我們有一座地下軍火庫、地下儲油槽,很快地我們將蓋地鐵站,你會見到很多地下購物中心,有很多可行性的研究,可建設地下科學中心或科學園區。」

新加坡在三十二年前就開通了地鐵系統,因此對於地下建設並不陌生,目前新加坡的高樓已經蓋到七十層,國土面積有四分之一來自填海,但填海砂石愈來愈貴,乾脆向下發展,還能節省能源。SP集團公司的首席工程師鄺福洋(音譯)就表示:「我們正在濱海灣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冷卻系統,我們幫客戶節省百分之四十的能源,也能節省三萬平方公尺廠房空間。」

那麼,新加坡做得到嗎?不妨拭目以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