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雕大師》常誠 將布料雕刻出生命

文/記者宋瑞、周潤健 |2019.06.02
2775觀看次
字級
布雕大師常誠和他的布雕作品「蒙娜麗莎」。圖/新華社
常誠的布雕作品「鼓樂齊鳴」。圖/新華社
常誠精心縫製以昆蟲為題材的布雕作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宋瑞、周潤健

走進常誠的家中,一籃果蔬布雕放在櫃頭,幾顆圓鼓鼓的荔枝,瓤肉飽滿、晶瑩,雪白如糯米湯圓,白菜葉紋路與經脈清晰可見,鮮翠欲滴。

布雕,被譽為中國民間工藝一絕。以布為料,以針為刀,布雕大師常誠潛心研究布雕技藝,在布料上雕刻出精采絕倫的藝術世界。他說,「我用布料來塑造生命」。

常誠生於一九五三年。孩提時,每逢跟著父母去買布,常誠總是使勁踮著腳,扒著櫃台,努力向鋪子裡張望。「我小時候的服飾多以灰、黑、藍為主,而布店卻是色彩繽紛的空間。當一塊塊布料抖開,隨風飄動時,就如同一幅絢麗的圖畫。」常誠說。

一顆五彩斑斕夢的種子埋在常誠的心裡:要親自設計服裝。當常誠可以熟練地踏著縫紉機,雙手控制著針線在布上自由走動時,已是而立之年。「有時做一件大衣,一做就是半夜,有時還通宵達旦。」常誠說,就這樣留下了腰疼和腱鞘炎的毛病。

為了設計出款式多樣、新穎時尚的服裝,常誠成了布店的常客,遇到新顏色、新樣式的布料,他統統買回家。「兒子愛穿啊,他說我做的衣服比外面買的還『潮』。」常誠說。

從裁剪熨燙,到縫鏈扣鎖,各式各樣的布料從常誠的手下滑過,變成一件件合體美觀的時裝。

在常誠看來,除服飾外,傳統布藝,如拼布、貼布畫、堆錦等,屬於布自身色彩和紋飾的拼接和堆疊。而民間布玩具往往造型抽象、工藝簡單,審美價值有限。

看著做完衣服的「廢料」布頭,常誠漸漸地產生了「把布立起來」,創作布雕作品的想法。

把布立起來夢想成真

從一九九六年起,常誠白天是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技術人員,下班之後,一頭扎進自己的布雕世界。

常誠認為,布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個性。它或輕薄柔軟、或厚重挺闊,或華美秀麗、或質樸大方,似千人千面,各有不同。即使同一塊布料,只要縫製技巧稍加變化,就能呈現出多種效果。

布雕藝術需要充分利用布的顏色、質感、彈性、韌度、垂度等物理特性,講究「因材施用」。「我所選用的面料質感與布雕對象要盡量相近,通過製作小樣,不斷調整,才能選出最合適的布料和縫製方法。」常誠說,他製作「百子長卷」布雕挑選的布料多達四百多種,嘗試過程中作廢的小樣能裝滿好幾個紙箱。

物料準備齊全後,常誠要設計立體布雕的平面展開圖,精確地規畫裁剪,保證所用面料絲流的經緯方向正確。

常誠回憶起耗時兩年製作的「百子長卷」布雕作品,充滿感慨。「那時,為了找到合適的布頭,我像瘋了一樣,大街小巷滿世界轉,收集到的布頭都快把我圍起來了。一百個娃娃的神態、衣著、飾品都不能重樣。哪怕一匹布只能做一雙鞋,都是值得的。」

為了讓娃娃的形象更加逼真,常誠將黑色布料抽絲,經過上漿後,一根根縫在娃娃的「頭皮」上。

這些費心、費腦的設計,常常讓常誠感到疲憊。但在與布雕作品「交流」、「對話」的過程中,常誠總能將疲憊一掃而光。「看到二十米長的成品,我激動地半宿睡不著覺,就像唱了一齣大戲,酣暢淋漓,把心裡的想法都融入其中。」常誠說。

小布頭登上大雅之堂

常誠說:「布料與人的關係十分密切,但是一般人只注重它的實用性。我想把它昇華,展示出纖維具有的獨特表現力,讓各式各樣的布頭也能登上藝術的大雅之堂。」

常誠的布雕作品上看不出針線縫製的痕跡。「只有『天衣』才『無縫』,我動手創作前就要把每步工序在腦海中仔細琢磨一遍。」常誠說。

經過無數次針刺和熨斗灼燙的磨礪,常誠用一根根針、一把剪刀、幾團彩線、各色布頭和一雙靈巧雙手,將花鳥魚蟲、生熟瓜果、人物面孔等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二○○四年,「百子長卷」布雕作品在第二屆中華民間藝術精品博覽會上展出。「有人說『難道泥人張(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出新款式了?』聽得我心裡直樂。」常誠說,他以這一布雕作品榮獲第六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獎金獎。

二○○五年,常誠成為老年大學的老師,向數百個愛好者推廣布雕創作經驗,這一教就是十餘年。此外,以常誠為會長的天津民協布雕專業委員會已有百餘名會員。

天津著名民間文藝家崔錦曾用十四字評價常誠,「敢將十指誇針巧,欲與塑師爭長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先生也十分欣賞常誠的藝術創作,並為其題字「布雕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