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碧潭親山水岸行

文/美玉 |2019.03.23
2320觀看次
字級
腳踏車停車場旁的裝置藝術。圖/美玉
􂀐碧潭河岸風光和早年大不相同。圖/美玉

文/美玉

一般人聽到「單車之旅」,常直覺認為是長程且消耗體力的運動行程,可能得要非常完善的準備,才可成行。其實,近年我們夫妻在生活中實踐,騎單車享受慢活之旅,常利用周休二日,選一天來個單車之旅,不但方便輕鬆,不用舟車勞頓,更可放慢腳步來欣賞台北的城巿之美,安然享受旅行的趣味。

這次選定新店碧潭做為旅遊目的地。從公館的自行車車道展開單車之旅,第一站「寶藏巖」,起點是寶村,入口處的「寶村柑仔店」,彷彿讓人回到兒時記憶,一路上盡是蜿蜒的階梯,所有的房屋皆依山勢高低而建成。

北巿第一處歷史聚落

目前寶藏巖為台北巿的第一處歷史聚落,它以「自力造屋」方式,演繹出錯落有致的特殊地景而著稱;聚落內包含有:巿定古蹟「寶藏巖寺」,原住戶繼續其山城生活的「寶藏家園」,導入藝術創作者活化能量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招待旅人體驗寶藏巖住居生活的「閣樓寶藏巖青年會所」,社區鄰里和各類藝文工作者創造「共生」的聚落生活,是外國友人十分熱愛的迷人景點。

寶藏巖的房屋現已變成藝術之用,有的房屋仍有住人,大多是老榮民,每一戶都有各自的故事;特有的景觀,像似在對旅人娓娓道來他們的故事。來自山東的徐伯伯,陸軍少校退伍後,長租在寶藏巖聚落,他形容,「出外散步」是自己每日的必修課程,住家在山坡上,所以要買的用品會分次採購,一天從早到晚,來來回回可以走上好多趟。雖是他的生活日常,也是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

潭水前世今生故事多

探訪完歷史聚落寶藏巖,騎上單車往新店方向的碧潭前行!

碧潭除了美麗的潭面外,被暱稱為「小赤壁」的河岸巨大石壁,以及碧潭吊橋,可說是碧潭另外兩個重要的景點,故「碧潭」在記憶中始終是老中青三代約會的場所。

「碧潭」雖稱為「潭」,但其實它不是湖泊,而是因為地形造成一段比較寬闊的河面,形成一泓潭水。曾有一度,因為新店溪上游的支流北勢溪上修築了翡翠水庫,造成碧潭水位嚴重下降而破壞了景觀,於是相關單位特別在碧潭橋下修築攔水堰幫助碧潭蓄積水量,以保持舊日美景,因此今日的碧潭可說是類似人工湖泊一類的景觀地形。

碧潭吊橋為市定古蹟

熙熙攘攘的人潮走在搖搖晃晃的「碧潭吊橋」上,大家摩肩接踵而過,但是目光卻不是停留在彼此身上,而是時而瀏覽湖面上划船的對對佳偶,時而注意對岸的動態,橋身輕輕擺盪,大家幾乎都不以為意。

碧潭吊橋建造於一九三七年,由於這條橋,兩岸之間才開始有固定的交通路線,但原本供居民往來的渡船仍繼續存在,只是漸漸轉變成休憩遊樂的性質。不過,因為鐵索吊橋不耐侵蝕,再加上荷重有限,不適合現代汽車等重型交通工具通過,因此在一九五六年,又在碧潭下游處修築了水泥結構的碧潭橋(當地俗稱「碧潭水泥橋」以便和吊橋分別)。

三座碧潭橋景觀各異

拱橋結構的北二高碧潭大橋也在一九九七年八月完工,北二高全線通車是當地歷史重要里程碑。三座近距離並排橫越過碧潭上空的「碧潭吊橋」,形成老中青三代三種不同結構、不同高度、不同用途的橋梁,也各自形成不同景觀,豐富了碧潭周圍的旅遊趣味。

據說碧潭吊橋總共歷經三次的修繕而成為今日的樣貌,二○○○年時因為老舊的碧潭吊橋搖搖欲墜,有結構上的安全問題,原擬拆除重建,但重建後的造型引發許多爭議,最後決定保留舊橋原貌加強修繕,以增加承載力。二○一三年時在相關團體多方奔走下,碧潭吊橋獲新北巿政府列為市定古蹟。

岸邊呈現的異國風情

印象中,早期碧潭周邊有許多攤販、巿集在此匯集,主要提供各類小吃為主,破舊、零亂是早期留在我腦海中的印象。沒想到,久違了再相逢,碧潭商圈猶如脫胎換骨般,以嶄新風貌與我相會。

目前碧潭已被官方訂定為市級風景區, 中下遊河岸經過整頓已經全部改為堤岸般的平整形狀,因此也相對的失去了直接游泳玩水的功能。取而代之的,碧潭的河堤上陸續出現許多露天咖啡廳、茶座或遊戲攤位,雖然帶來大量觀光人潮一掃先前的蕭條氣味,卻難免破壞碧潭原本為人所稱道的自然寧靜感覺,只多了一些異國風情。

藍綠線親山林遊水岸

和美山位於碧潭左岸,素有「小赤壁」稱號,原址為林務局租給私人經營幸福碧潭樂園之用,美麗山水相圍繞,曾經興盛一時,後來在民國七十年因逐漸蕭條而關閉樂園,便修建為水岸步道,供民眾休憩。

和美山緊鄰碧潭,為了結合山林與水岸環境特質,以步道和景觀為主呈現「由水到山」的主軸規畫。透過雙向動線選擇:分為藍線水岸步道和綠線親山步道,以欄杆顏色來區別。

首先,我先選綠線,健走親山步道,一路扶搖直上,不一會就到幸福廣場,一路上有許多動植物生態,白頭翁、夜鷺……相伴,快速攻到和美山頂休憩。之後左彎到藍線,沿著路線走水岸步道,經過林間棧道、雙心坪,到真愛碼頭時,遠眺沿岸河水風光盡收眼底。抵達出口,返回河岸邊騎上自行車馳騁在河岸上並準備打道回府。假日,碧潭單車之旅在心裡留下美好的回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