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八大人覺經十講》的智慧對談(三)

文╱杜保瑞(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9.01.08
10419觀看次
字級
圖/新華社

文/杜保瑞(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六、智慧為化愚的根本

本經第二覺之後就是工夫論,且是有次第的,工夫次第上先知足,再精進,然後就是廣學多聞,以增長智慧。經文云 :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修行者自知應少欲知足,且應勇猛精進服務大眾,但眾生執迷甚深,且病苦多端,欲望深隱,行者若不多聞且多學,則不易了知眾生疾苦之因緣,故應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即多接觸各種生活世間之營生百業,了解其甘苦以及其執欲之病徵,並深入經藏開發智慧,成就教化眾生之辯才,助其離苦得樂。

廣學多聞,正是勇猛精進的下一步。不是光有堅定意志就好,還要有了解細節的智慧,這又是一步工夫的提升。佛教戒定慧各種修學工夫法門不一,正是為對治眾生各種不同執迷病苦的法具,故應多學。

智旭言:

五多聞智慧覺。雖云精進,若不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則成暗證之愆。又有聞無慧,如把火自燒,有慧無聞,如執刀自割。聞慧具足,方可自利利他。

聞為資訊的廣博,慧為理解的深入。廣學多聞就是學習處理千變萬化的世間疾苦的能力。若是菩薩而沒有能力化導眾生,則豈不遺憾,豈能成佛?然而化導眾生必須對機下藥,故而須廣聞多學,否則還是自己少欲知足,卻留眾生迷執受苦的自了漢而已。

多接觸眾生百業雖是有聞,但無解決執迷的智慧則會受到百業的絢爛而自生執迷,即是把火自燒;空有智慧及堅定的意志,卻不知現象世俗的種種諸事之糾纏,總以一方對治萬事,則可能無法對機教化,致空費力氣,則為執刀自割。故言聞慧具足,才能自利利他。

本經自是以大乘菩薩道為修行的旨歸,所以救度眾生正是修行中最猛利的法門。大師說明經文對眾生之所以迷執於生死海中的解釋,便是因為愚痴。愚痴種類繁多,大師言:

愚痴,心性暗昧,沒有通達事理的智慧,就是「無明」之謂。因為愚痴,所以起惑造業,輪迴生死,受著無窮的痛苦。不能解脫,不能認識自己,就是由於愚痴。愚痴,有見解上的愚痴,有思想上的愚痴。見解上的愚痴就是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思想上的愚痴,就是前文所講過的根本煩惱︰貪欲、瞋恚、愚痴、憍慢、疑惑。

修行者就是要了解這些見思二惑,以自度度人,教化眾生。這時就要廣學三無漏學。大師言:「佛教的三無漏學是戒定慧,慧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等三種慧。太虛大師曾說︰『由聞所成慧而建立信心,由思所成慧而嚴持禁戒,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應。』。」

大師詮釋為,學佛的信心建立在聽聞正見的佛法,這是聞所成慧;再由自己的起心動念去確定能做到知行合一,這時才是思所成慧;最後在意志心念中禪定安住,則成就修所成慧。過程中,有太多的功課要聞要思要修,故而要多學佛教修行法門,要多在與眾生互動中印證己心,要在實際作為中堅定己念,最後做到碰到任何境界、任何事件,都能安住禪定之中,且隨順教化眾生,辯才無礙。

最後我們再回來總結,談談為何要廣學多聞?因為知道世間無常,多欲為苦,於是捨欲知足。但生命還不究竟,故而必須勇猛精進,才能最終脫離苦海,免遭無常之種種苦果。勇猛精進包括自度、更包括度人。如何自度?又為什麼要度人呢?這是因為,人是活的,是生活在眾人之中的,而眾生愚痴,生活周遭的種種親朋偶遇者之威逼凌辱,並不會因為自己少欲知足就沒有了,因此會導致自己不斷地有貪瞋痴慢疑的種種邪見產生,此時仍要勇猛精進的話,就要廣學多聞。更深入知道眾生愚痴之因緣,更廣泛學習戒定慧的各種修行教法,終於能一一對機施教,解除眾生之苦,也解除眾生加諸自己身心諸業之苦。

可以說,廣學多聞就是為了要開智慧,開啟自性的智慧以與眾生接觸,以隨順圓融地重返世間生活。故而要解脫自己,就要度化眾生,要度化眾生,就要勤勞學習,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直到終於可以解決所有的困難為止。

當然,依照佛教世界觀,除非疑惑斷盡,否則必有來生,於是又有新的一輪的生命歷程,直至生生世世。因此,不學也不行。既已生為人,就必有為人的煩惱,廣學多聞就是為對治煩惱而有的作法。煩惱就是來自自己和眾生的愚痴邊見,然而此愚痴邊見,都不容易是這一生能斷盡的,但是不學,就會陷入更大更多更深更難解脫的愚痴邊見,除了勇猛精進勤勞學習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

七、布施為度人的根本

廣學多聞之後,得以種種智慧教化世人開迷得智。但眾生未必願意聽聞,尤其是,當眾生陷入生活困境中時,為了擺脫困境,常常是以更為執著糾結的方式處理面對,因此,幫助眾生脫困,尤其是脫離眼前生活困境的難堪之局,則布施就是第一簡易卻極為關鍵的方法。因此,布施度眾,要先解除眾生眼前之痛苦,再施以智慧的教化。經文云 :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貧苦者心多不平,怨天怨地怨周圍的人,然而貧苦很多是自己造成的,但世人多欲且愚痴,故多怨人,於是更結惡緣。修行者行菩薩道,就是要與眾生親近以救助之,此時不論對方與我親疏,與我善惡,皆願助之。對方即使對我不好,或是個惡人,但當對方深陷貧苦時,亦應救助。

貧苦是切身之痛,所需皆無法自備,如身遭苦刑,亟欲出離,卻沒有能力,這就是需要救助之人。不論對方是否主動提出要求,對方正在受苦是事實,美化世界、廣度眾生就在此時,因為這是教化的好機緣。沒有人不願離苦,即便惡人亦求離苦,行菩薩道的修行者此時先主動救助,助其解脫,則隨後的教化因緣就打開了。這是布施行的要旨。

智旭言:

六布施平等覺。雖有智慧而無福德,亦不可以自利利他。故須具行三檀也。知貧苦之多怨,而行布施,即財施也。知怨親之平等,而不念不憎,即無畏施也。法施已於上文明之,今以財及無畏,圓滿三檀耳。

智旭將智慧覺與布施覺結合而論之,前覺為法布施,本覺為財布施及無畏布施。廣學多聞為修智慧,但修行者若無福德,則無有即時的功德可以利他,利他即布施。為貧苦者施以財布施,為惡者施以無畏布施,則功行圓滿。智旭主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即是無畏布施。

對我為惡者必有防我之心,則其自身深陷煎逼威脅之中,我不念其惡,亦予救助,則解其恐懼,是為無畏布施。一般為惡之人,念念亦在傷人,則兇猛煎熬,自受其苦,我不念其惡,以平常人正常待之,則對方不必增其戒心,亦是無畏布施。先予布施,助其離苦,這就是以福德自利利他的做法。然而,沒有福德的人又如何布施呢?其實布施正是脫離貧苦、廣獲福智的方法。

布施是智者的行為,布施者可以得福報,福報不一定是金錢,可以是智慧、是別人的善意、是健康、是榮譽,這些都是福報。這就是貧苦者更應該要布施的道理。

此外,布施者在布施之時,大師強調要做到三輪體空:

行布施是容易的,但行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就很難。一般人布施時,總希望別人向他感謝報答,希望宣揚讚美他的功德,再不然就是覺得自己能布施榮耀非凡,或是輕賤受施者,假使帶著這樣的心理行布施,只是世間的善行,而不是佛法裡菩薩所行的布施。佛法裡的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一)沒有能布施的我,(二)沒有受布施的人,(三)沒有所布施的物。在佛法裡,行布施而不覺得有布施可行,做功德而不覺得有功德可得。其實你不求功德,功德反而大,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

布施就是給而已,有多少給多少,沒有的也給不出。不過,能多給的就表示擁有得更多,因此,不必吝於給。當然,給就是給,給不是拿,拿就是自己匱乏,所以,要三輪體空。布施是修行,首先是自利的行為,其次當然也是利他的行為,利他時不分對象,只要真有需要,而自己真有可能,那就布施吧。財、法、無畏布施,尤其是無畏布施,對傷害自己的人不念舊惡,且無隔宿之仇,這真是在修忍辱行的境界。

為什麼無畏布施等於是修忍辱行?因為,愛你的敵人、不對他們報仇就是行忍辱,你布施給他們的,就是不增加他們的兇惡之心。貧苦之人多怨,但為惡之人更多怨,他們是怨恨的化身,一生都生活在憤怒之中,我們再去對付他,就是讓他陷於更大的憤怒怨恨之中,他已經愚痴至極了,根本無路可以往回走,所以就不要再逼他走得更遠。因此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正是無畏布施,正是自修忍辱。這固然艱難,但大師強調,在逆境中修道,成就更快,誠哉斯言!

八、持戒為節欲的根本

前說知足、精進、智慧、布施,而布施亦包含了忍辱,本覺則進而言出家持戒,可以說,本經至此,幾乎要與大乘六度法門一一相應了。經文言: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鉢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本覺同時對在家、出家眾言。對在家者,鼓勵常以出家生活為典範心想;對出家者,要求守道持戒,並以真心慈悲眾生。總之,還是要在家修行者最終嚮往出家眾的清淨梵行。對此,智旭言:

七出家梵行覺。雖修智慧福德,若不永離居家五欲,終不可以紹隆僧寶,住持佛法。當知三世諸佛,無有不示出家而成道者也。三衣,一安陀會,二優多羅僧,三僧伽梨也,然使身雖出家,而不能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則為竊佛形儀,罪加一等,不可不知。

要做到真正布施眾生、救度眾生、永斷煩惱、永離苦海,智旭主張,最後還是要出家求道,並守住清淨的戒律。當然,出家更要遵守清淨梵行。對於是否強調出家修行這件事,星雲大師的討論中可以說是沒有這樣強調的。他只說明在家眾的修行,要不為五欲所染,因此要守五戒:

在五欲的世間生活,而不為世間的五欲所染,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修學菩薩道,要盡量遠離五欲。其實只要修道的人,以法樂代替世樂,以修道代替貪欲,生活自然會美滿自在。以修道來對治五欲,有兩種生活方式,一是在家的弟子,一是出家的弟子。在家的佛弟子,要不給五欲的洪流沖沒,至少要奉持五戒︰(一)不亂殺而仁慈,(二)不亂取而重義,(三)不邪淫而有禮,(四)不亂說而誠信,(五)不飲酒而智清。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就完成了。

大師主張,菩薩不在出家、不出家上面做分別,而是以發心修道的品位論高低。(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