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印度】 改變世界地圖的香料簡史

文/吳德朗 |2018.05.17
2764觀看次
字級

文/吳德朗

西元前幾世紀,在印度商堪(amgam)時代,印度已和埃及羅馬帝國及周邊之文明古國從事香料的遠洋貿易,以亞歷山大港為集散地及今之葉門和索馬利亞為中繼站。這亞歷山大港不僅是印度香料,也是中國廣州絲的海陸循環之絲路的終點站。

至於運送的渠道,則有不同的規畫。首先將地中海各國出口遠東的物資集中在亞歷山大港,以駱駝商隊運到Arzinoe(全程約三百七十公里),就是後來的蘇伊士運河灣口岸,再以海運通過紅海,由於風向有時吹逆風,造成港口有的泥沙淤積現象,而淺水灣、礁石及危險的洋流等,更增添船隻航行困難重重。

托勒密(西元前三三二~前三○年)之後,改由Myos Hormos與Berenice 為羅馬、埃及與印度貿易的兩個主要港口。在進入印度洋前,會在亞丁港(Aden)上下貨。然後可直航到印度喀拉拉(Kerala)的木茲里(Muziris)和印度的Rawena Katawa(錫蘭的Rawena Katawa後來部分淹沒,形成印度南部半島)從事香料交易。當然,在沒有動力船的年代,必須是順著季風航行,才能完成使命的。

到了奧古斯都時代(西元前六三~前一四年),Myos Hormos到印度的船隻已經有一百二十艘,比起托勒密時代,冒險航行,到印度的船隻多了很多。然而,到了第四世紀,由於羅馬帝國內部發生危機(西元三九五年,狄奧多西一世在米蘭去世,臨死前把帝國分給兩子,自此羅馬帝國分裂)使這香料交易榮景不再。

到了西元六~七世紀,長達四百年的征戰,使得原先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船無法通行。商人只好改走安全的阿拉伯半島陸運。這中段路從波斯灣,西至紅海,往北是敘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間接使得大食帝國及麥加大為繁榮。

另外,拜占庭(東羅馬,二八五~一四五三年)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二二六~六五○年) 長期的爭戰,可說兩敗俱傷──拜占庭日趨衰落,薩珊波斯遭到慘敗,不久便在阿拉伯帝國的鐵蹄下滅亡。拜占庭於一四六○年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致使羅馬與印度之間的海上貿易結束,港口被放棄。

十一世紀,義大利北部威尼斯、熱那亞、比薩、佛羅倫斯等城市與近東之間的阿拉伯商人合作商業往來。從阿拉伯、印度、中國來的商隊,把大批香料從敘利亞運到威尼斯、熱那亞等地,販售於西歐各地。威尼斯商人成功地掌控了歐洲人的香料貿易。

中世紀(十四~十五世紀)地中海貿易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直到一四五三年,土耳其奧圖曼帝國占領君士坦丁堡,又切斷了東西方陸上的商路,使義大利北部的商業受到極大的打擊。

一四九八年葡萄牙的航海家瓦斯科達伽馬航行在南非和好望角,到達印度卡利卡特(calicut),在「地理大發現」時代(Age of Discovery)搶了頭香,大發利市,使葡萄牙成為西歐最大的海權大帝國。此舉使得義大利威尼斯商人失去了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地中海貿易從此衰落 ,印度香料幾乎由伊斯蘭所瓜分壟斷獨占。

直到群雄並起的大國崛起浪潮,發展成了殖民主義,紛至沓來到印度及東南亞占地為王。

葡萄牙在印度開了第一槍,占領了果亞及喀拉拉一部份,荷蘭人(東印度公司,VOC)來了,又把葡萄牙往北趕回果亞;法國及瑞典、丹麥也不落人後。英國遲至一六○○年才成立了東印度公司,成功地經營了孟買及清奈,再往東的加爾各達。

一八五七年藉著壓制了印度兵變,解除了東印度公司,兼併了印度半島,英女王兼任印度皇帝,直到一九四七年大英帝國才還政於印度,終於讓印度獨立。

香料是上帝給印度人最好的禮物沒錯,細數這影響世界五千年的歷史,有喜有悲及不忍回頭的歷史。香料呀香料,多少人為你生!為你而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