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 華韻四季(上)

文/陳牧雨 |2018.04.17
4907觀看次
字級
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近日,畫成四季花卉四條幅,每幅以當季代表性的花卉為題材,畫完後學生許素華建議以「華韻四季」為畫的標題,感覺甚好,自賞之餘,因敘其韻:

一、春韻桃花

桃花有單瓣、複瓣之分,我畫的是被稱為「碧桃」的複瓣桃花。不過,台灣近百年來,一直把複瓣桃花誤以為是杏花,譬如,木柵杏花林種的就不是杏花,而是標準的複瓣桃花,主要原因是台灣看不到杏花。

唐朝詩人崔護,有一年在春天桃花盛開的時候到處閒逛,偶然瞥見路旁一扇門開啟的霎那,門裡豔紅的桃花旁站立著一位絕麗的美人。詩人被這樣的景象所震懾了!因此時常念念不忘。事隔一年,詩人再度前來,門開了!桃花依舊,卻看不到昔日美麗的倩影,有些失落,有些傷感,因此寫下了〈題都城南莊〉這樣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由於這首詩太有名了,因此,後人便常引用「人面桃花」來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中唐詩人劉禹鍚,由於受王叔文「永貞革新」的牽連,被貶往郎州(湖南常州)任司馬。九年後,被召回長安。 回來後,聽說長安玄都觀的千樹桃花盛開,因此前往觀賞,並寫了〈遊玄都觀〉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因為這首詩,他又被貶到播州(貴州遵義)當刺史,後改為連州(廣東連縣)刺史,又調任夔州(四川奉節)、和州(安徽和縣)。

十四年後,劉禹錫再度被召回長安。當年玄都觀千棵桃花已蕩然無存,只剩幾叢菜花在春風中搖曳著。詩人感慨萬千,於是又寫了首〈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劉郎說的是劉禹錫自己,於是「前度劉郎」便成為形容「人去人又來」的常用成語。

二、夏韻荷花

荷花古稱蓮花,荷花的蓬現在還稱為「蓮蓬」,子為「蓮子」可為憑證。觀音菩薩的蓮花座,也就是荷花。

另有一種睡蓮,屬睡蓮科,沒有蓮蓬,葉貼水面,與荷花差異甚大,且不同科。因此荷花即是蓮花,睡蓮是睡蓮,與現在稱為荷花的蓮花兩不相干。

歷代花家都喜以荷花入畫,而極少畫睡蓮。原因是荷的花葉遠離水面,受風吹拂時搖曳生姿,形態多變,不若睡蓮緊貼水面,花葉呆板少變化。加上周敦頤〈愛蓮說〉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之稱頌,並冠以「君子花」的美譽,更是推波助瀾。

荷花除「蓮花」外,還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芙蕖」、「扶渠」、「芙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華」、「玉華」「澤芝」、「菡萏」、「芰荷」、「佛座鬚」等。

例如:白居易〈長恨歌〉裡「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一句,意思是楊貴妃的臉如盛開荷花般的美麗。而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則慨嘆秋成令人傷感,無花可賞,只能悵望江頭,聽流水一去不復返的聲音。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只是,在這樣的秋陰飛霜的夜晚,聽著雨聲淅瀝,「相思迢遞隔重城」真會令人徹夜難眠。

枯荷不留也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