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小學堂】李商隱〈賈生〉

文/惠馨 |2016.12.08
3344觀看次
字級
中國自古文人多有「異代同悲」的感觸,意思是兩人雖身處不同世代,中間可能間隔上百年,卻同樣遭受貶謫、懷才不遇,不受君王待見,因而感到同樣的悲傷。因此多有文人刻意描寫前朝文人的遭遇,藉以寄託自己的身世與不平,今天要介紹的〈賈生〉即是如此。圖/帕米諾

文/惠馨 圖/帕米諾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高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中國自古文人多有「異代同悲」的感觸,意思是兩人雖身處不同世代,中間可能間隔上百年,卻同樣遭受貶謫、懷才不遇,不受君王待見,因而感到同樣的悲傷。因此多有文人刻意描寫前朝文人的遭遇,藉以寄託自己的身世與不平,今天要介紹的〈賈生〉即是如此。

李商隱身處晚唐,歷經皇帝崇佛媚道、服藥求仙、荒廢正事,甚至後期他又捲進牛李黨爭,夾縫之中仕途多舛,屢遭貶謫,內心多有感慨,因此作詩「借古諷今」,暗嘆自己身為良臣,卻生不逢時,不遇明主。

前兩句「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高更無倫」直寫漢文帝求賢若渴,以「求」和「訪」二字表現帝王對待賢臣的謙卑與禮遇,尤其能「訪」曾被文帝「放逐」的臣子——賈誼,更可見其胸襟寬廣,以及求才迫切的決心。這裡必須要解釋何以為「逐臣」?賈誼年少得志,二十多歲即受文帝賞賜,欲擢升他為公卿,卻遭群臣反對,並向文帝進讒言,自此文帝疏遠他,並將他貶為長沙王太傅。一年後,文帝又想起他,於是召他回京。前兩句全以「正面」落筆,強調文帝之賢與賈誼之才,器重之情溢於言表,我們幾乎可以想像賈誼自此又能發揮才能,報效國家了。

後兩句「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話鋒一轉,卻成了對逐臣的愚弄與侮辱。夜半時分虛心求教於賈誼,凝神傾聽,詩人以「虛」一字傳神的表達出文帝「重賢」之殷勤。但為何又扣「可憐」二字呢?可憐乃「可惜」之意,可惜什麼?可惜時逢祭祀大典過後,文帝積極向賈誼請教的並非國計民生,而只是虛無飄渺的鬼神祭祀之說。「可憐」二字,一面諷刺文帝白費力氣,另一面又暗指文帝並非真正謙和求賢,此舉反而造成對人才的浪費。

受盡冷落的李商隱,藉著賈誼的遭遇抒發自己的心境,透過「求」、「訪」、「虛前席」、「問鬼神」層層推進,將賈誼的失落與自己的無奈貼合在一起,形成「憫賈生」實際上乃「自憫」的意境,因此學者劉學鍇評論此詩:「諷漢帝實刺唐帝,憐賈生實亦自憫」,如何不令人佩服李商隱的匠心獨具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