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大小孩身心安頓的魔法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2016.05.25
1438觀看次
字級
圖/皮爾斯夫人
圖/皮爾斯夫人
手作香膏是我喜歡送給親友的手作小禮。圖/皮爾斯夫人
手作是拉近親子親密關係的最佳橋梁之ㄧ。圖/皮爾斯夫人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M友人某日問我,兒子恩典在七點半上床睡覺前,我們一家子晚上都在做些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就是全家的手作生活及桌上遊戲時間囉!

友人Felicitas是國小老師,曾經跟我分享手作生活對孩子的影響。她說,孩子從學齡前到十七歲前都是透過多元的手作發展,將外發的力量引置心內,手部的動態隨時牽引著大腦,心腦合一將釋放出更多身心的和諧與專注力,手作也會讓身體發揮不同層次的協調性,當完成一件作品時,孩子對自我價值會有更正面的肯定與欣賞。

廣義解讀手作,可說是大小孩們身心安頓的魔法棒,它跨越性別與年齡,當我們專心一意用心進入手作真意,舉凡煮一頓飯、園藝生活、木工、裁縫編織、塗鴉或修理家電……這時,手作跟禪修的靜心完全是同一件事。

說到德國的婆婆媽媽,可是手作一族的實踐家,因為這些年我收到的耶誕禮物,大多都是親友的手工作品——婆婆親自織給我的圍巾與毛帽,小姑織給我的手織雜物袋、大姑織給我的冬日暖暖襪,好友Christa手織的三雙冬日室內脫鞋……

問她們為什麼那麼喜歡裁縫編織,大姑跟我說,媽媽們親手為孩子編織帽子或圍巾,其實是媽媽送給孩子們的親密親吻!大姑還說,她們小時候,婆婆就經常在家裡編織各種手作品給她們,那寧靜專注的神情好像一幅畫印崁在她腦海裡,那時她就想到,如果有一天自己有了孩子,她也要跟媽媽一樣為孩子們編織衣物。而「將媽媽的親吻穿在身上」的那句話則深深打動了我,不知不覺也牽引著我一點一滴地栽進德國手工創意的居家生活。

德國冬日漫漫,當夜幕低垂後,先生開始專注於他的木工,我跟恩典則在桌前塗鴉,這分家庭生活的簡單幸福,是我在異鄉生活最美好的養分。手作生活的美好學習,讓我們以更多形式貼近彼此,一塊包水餃、一塊切蔬菜、一塊塗鴉、一塊抄寫心經、一塊編織橡皮圈七彩手環。

碰到不同的節日,我和先生也會積極構思可以跟孩子共同完成的節慶手作,例如,在他的生日趴裡,將一大串紅蘿蔔放入插花水瓶中,除了是美麗的桌景外,當孩子們肚子餓了,就可以直接拿起來啃食;讓孩子現場製作綜合新鮮果汁,好玩又好喝;將家裡陽台某株植物分株做成小盆栽,作為送給參加生日趴孩子的小禮物,盆栽器皿上頭還有我的塗鴉,孩子們拿到這個綠色小禮物都很喜歡,爾後還會跟恩典分享他們小植物成長的點滴。

另外,復活節我也會跟著恩典一起染復活節彩蛋。染色前,我們兩個突發奇想在彩蛋上綁上不規則形狀的橡皮圈,或貼上剪好圖案的膠帶,當我們將蛋放進不同顏色的顏料中,待三分鐘後拿出,將膠帶及橡皮圈部分撕開之後,每一顆蛋都讓我們驚喜不已,等蛋的顏色乾了,再一起將復活節蛋放進竹籃裡,作為復活節美麗的布置。

這樣簡單的手作,讓我跟孩子的心都更靠近,我能感受到他樂在其中的興奮,也看到他手作復活蛋帶給他的小小得意成就感。與孩子的手作生活開展,當爸媽的我們需要有個心理建設——就是不能怕麻煩,還要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經歷手作過程。因為孩子在動手的過程裡,通常無法如大人般弄得乾淨俐落,也不會完美,但親子間的感情卻會因手作過程,讓我們學習將心慢慢靜下來。這過程裡,我們跟孩子一塊付出與參與,每一次的手作,都讓我們感覺彼此對家庭的歸屬感更深,參與的共同經驗比結果好不好、美不美更重要!

家庭手作生活是一條不歸路,在一次次投入的時光中,不斷挖掘創意的驚喜,用手作生活記錄書寫著我們這一家的快樂日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