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正面力量 劉麗紅永不缺席

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2014.10.26
5122觀看次
字級
「在廣播界,佳音電台規模小,是弱勢,我也行動不便,但從事廣播二十六年,覺得我不應該躲在幕後報導新聞,反倒必須走出去,到處看看哪裡值得我採訪,克服身體的殘缺,行動不便也要試試看。」圖/劉麗紅
「在廣播界,佳音電台規模小,是弱勢,我也行動不便,但從事廣播二十六年,覺得我不應該躲在幕後報導新聞,反倒必須走出去,到處看看哪裡值得我採訪,克服身體的殘缺,行動不便也要試試看。」圖/劉麗紅
潛水 圖/劉麗紅
劉麗紅認為,一切都能解決,所以行動不便也要到離島做訪問,左為侯武忠。 圖/劉麗紅

專題報導/記者李祖翔

「在廣播界,佳音電台規模小,是弱勢,我也行動不便,但從事廣播二十六年,覺得我不應該躲在幕後報導新聞,反倒必須走出去,到處看看哪裡值得我採訪,克服身體的殘缺,行動不便也要試試看。」

重鐵鞋擋不住採訪心

佳音電台主持人劉麗紅是小兒麻痺患者,鐵鞋重達三公斤(上圖 ,雙手還要握拐杖,卻勇於嘗試,從大學時代起,就參與十二公里健行、登萬里長城、游泳、潛水、玩飛行傘,包括今年的殘障摩托車環島和巡迴公益演講,都令人嘖嘖稱奇。工作上她也不馬虎,最讓聽者動容的採訪過程,是訪問最年輕的醫療奉獻獎得主、開船上班的小島醫師侯武忠時。

「侯武忠得知我想去採訪,就開心的說:來啊來啊!我很訝異,與過去訪山裡醫師徐超斌的忙碌感不同。」第一眼看到侯武忠,她說他像平常人一樣穿著拖鞋,是個很自在的人,侯武忠第一次看到拿拐杖的劉麗紅,則好奇的問:妳確定要跟去離島嗎?

醫師的考慮其來有自,當他們來到海邊,劉麗紅注意到船會飄、離岸還有段距離,登船要爬梯,梯上滿布青苔,很滑,當下她沒有打退堂鼓,把拐杖一扔就爬過去!「我那天穿裙子喔!」她笑說,自己的屁股很快就坐在階梯上,慢慢挪過去,「醫師瞪著我看,有點目瞪口呆吧。」等兒子把船拉近,她再自己跨、坐、扶著船身進去,共三個步驟。

再狼狽也要體驗情境

澎湖本島與離島間原有交通船,但船老大事務繁忙,有時要加油,有時補給,侯武忠覺得難以在病人有需要時立刻趕到身邊,乾脆自費買船,想走就走,而船停泊的位置有相關的規定,為免麻煩,乾脆買兩艘。

在船上,侯武忠問劉麗紅要不要進船艙?她說:「我想體驗你怎麼去離島的!」結果一開船,浪花就無情地拍在她臉上,陪她一起給浪打臉的兒子,露出一副「看吧,不聽勸的下場。」的臉色,但她很開心,覺得狼狽沒關係,因為那是侯武忠原汁原味的看診遭遇。

把眼鏡擦乾,下船一樣靠三個步驟爬下去,「兩天內我跟醫師去了兩座離島,醫生一上岸就用廣播,喊著:現在是巡迴醫療喔!他什麼都要自己來,功能很多。」看到老人家慢慢抵達衛生所,劉麗紅很興奮。

堅持帶回正面的故事

有了第一個島上奇觀,劉麗紅期待第二個,誰料廣播一出,竟等不到一位病人?詢問醫生,侯武忠說,澎湖是看潮汐過日子,退潮可以多撿東西去賣,那天恰逢退潮,民眾寧可先撿,看病就沒那麼急迫了。劉麗紅又問:「那你不是白跑了?」醫生說:「不會,我們來這裡,是要讓人安心的。」原來侯武忠已是居民的一帖心藥。

劉麗紅讚嘆離島醫療的今昔,「以前病人若有狀況,是無法緊急到本島看病的,現在不僅有緊急通知,還能透過視訊詢問,醫生會指示護士如何緊急處理。」不過本島病人也不少,醫生星期一、三、五要留下來看病,每名患者看診都很久,就像家人一樣愛他們,甚至騎車到家裡看病,侯武忠的付出,讓她再次獲得感動。侯武忠也感動劉麗紅自費住宿、搭機、乘船、花時間採訪,問她:「這樣值得嗎?」劉麗紅說:「把您的正面故事帶回電台,對聽眾而言,很值得!」

無論坐輪椅、用爬的或面臨租車的麻煩,劉麗紅都堅定的說:「什麼都是可解決的。」儘管過程不容易,但有深刻感動,她認為,那就夠了。

光明報導 音樂牽動人心

採訪過程對媒體人來說,是解答人生許多疑惑的途徑,「為什麼有些人願意為自己的工作如此付出?慢慢的我想到是使命的緣故,而分享他們的故事也是我的使命。」為了更深入呈現受訪者的故事,單元的每一段落都搭配了相襯的旋律,讓聽眾能身歷其境地迅速的感受人物情緒,情節安排也很細膩,例如有多重障礙的莊馥華,報導出來後連莊媽媽都觸動心靈深處而落淚。

有「台灣海倫‧凱勒」之稱的莊馥華,演講有個習慣:特別愛去偏遠學校,愈難到的愈好,在家附近的反而興致缺缺。劉麗紅就跟著她一起到深山,劉麗紅說:「莊馥華跟我經歷很像,我們都玩過飛行傘,但她的衝浪我做不到。」交換彼此生命經歷、紀錄公益行動還不夠,劉麗紅利用工作上的每一次訪問,蒐集與她相關的人物細節,如帶她圓夢衝浪的冒險教育專家謝智謀,挖出更多發生在莊馥華身上的精采故事。

謝智謀曾帶莊去四川關心汶川地震的災民,帶一位多重障者出遠門,需要照顧的地方很多,莊馥華就問他,這麼不便,為什麼還願意帶她去?謝智謀當時說:「因為妳配得!」妳值得大家付出、帶妳到更遠的地方。這句話一直留在莊與媽媽的腦海中,而劉麗紅就抓到這一句話,成為節目中的重要元素。

一○二、一○三年的社會光明面報導獎都讓劉麗紅拿下,評審說對她的評語是:「光是音樂就能牽動人心。」因為她看重每一次的報導,受訪者道出的故事、情緒都和音樂相契合,且一段一段鋪陳,務要讓人物呈現得更完整。

無論多累,劉麗紅的聲音還都維持在工作狀態,沒有一絲鬆懈,電話一響,頭一甩,永遠是甜美的一聲:「喂!您好,我是麗紅。」

很多人看重得獎這件事,劉麗紅卻十分坦然,反問自己:「是不是可以用得獎的心去做得獎的事?」廣播是傳遞聲音的媒體,要對聽眾交代,為說過的話負責,更要發揮陪伴力量,所以她以身為媒體人而自豪,透過採訪,跟受訪者一起笑、一起哭,她認為是很棒的事。

把握生命 從放棄到試試看

沒有勇氣衝出束縛前,劉麗紅有過二十年的封閉期,所以現在一天要當兩天用,全力以赴的彌補二十年的空白。

難以想像一位身障者會說出「再遠的地方我都OK。」的話,工作、旅遊或演講,再遠她都想試。今年就去了綠島演講,去時搭飛機,回來乘船,都是一個人,路程雖顛,但真的都OK。

她說:「以前我最常用的兩個字,就是『放棄』,但當我用四小時完成十二公里的健走,就發現我可以透過『試試看』三個字去跨越障礙。試,不一定會成功,起碼跨出第一步,猶如摩西過海跨出的第一步,然後引領眾人,那是一種信心。」

今年四月,她挑戰了殘障摩托車環島,卻發生車禍,在醫院昏迷了三個小時,醒來後兒子很擔心,希望她回家休養,她則選擇完成旅程,因為手指還能動、還能騎車。旅途中忍耐不知名的胸痛,直到花蓮,慘叫一聲,才知道肋骨斷了。

有拚命三娘稱號的劉麗紅,人生觀很與眾不同,強調「千萬別和人比較。」她記得有個五歲的孩子要和她賽跑,還揚言可以讓她,她笑說:「讓我,我還是輸啊!連五歲的小孩子我都贏不了,還怎麼比?所以要比就要跟自己比!」

正因為有超越自己的念頭,劉麗紅凡事親力親為,每天只睡三小時,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除了電台主持,她還有陽光小雨二重唱主唱和混障綜藝團成員的身分,四處演講時的空檔,她會寫歌,跟著團隊演出則挑戰各種可能,例如從站著跳舞變練輪椅舞,由於無法坐正,所以勤練腰力,堅持到底。

許多人對未來感到迷惘,不知道要做什麼,劉麗紅分享她成功的秘訣:「不要只做你有興趣的,而做你該做且必須完成的事,以一位媽媽為例,就是專心陪孩子說話。」

命運縮限 26年走出一片天

劉麗紅被朋友稱為「八金得主」,因為她入圍與獲得的獎項,包括金鐘(媒體最高榮譽)、金手(傑出青年)、金曲、金輪(扶輪社新聞獎)、金鷹(殘障楷模)、金音(音樂創作)、金毅(傑出殘障)和金獅獎,而開啟她傳媒之路的是資深媒體人廖偉凡。

就讀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時,參加了伊甸基金會舉辦的殘友健行活動「大山營」,認識了廖偉凡,後來成為劉麗紅入行的「師父」。

對廣播沒有概念,曾鬧出以為剪接要用剪刀剪的笑話的劉麗紅,走入廣播世界的原因很無奈,只因為覺得大傳什麼都學卻什麼都不精,加上腳的不便和脊椎側彎,只好告訴自己「除了靠聲音吃飯,沒別的路了。」

投入電台主持但不敢與人接觸、說話,缺少自信,廖偉凡看出她的「習慣性退縮」,就時常製造機會給她練膽子,例如說好一起採訪,時間到卻得知師父不會來了,要她獨力完成,回到公司,師父才笑說:「妳看,沒那麼難吧?沒有我,妳一樣做得到!」原來受訪者也先得到廖偉凡的通知,說好如何「訓練」她。

想要報導更多好的人事物,劉麗紅對工作有了嚮往,不過媒體的性質使然,一路走來還是很辛苦,例如採訪健走新聞,她就要比選手更快到達終點,才能錄到對方的喘氣聲,報導才生動,行動不便的她付出比一般記者多更多。「我要比別人更早、更快、甚至付出代價更多。」這是她對自己工作的期許與態度。

颱風時,身障者可以不工作,她卻擁有媒體工作者的自覺,認為應去報導因為颱風而失業的人及損失慘重的店家,於是揹著背包,搭扶手,拿拐杖,下樓騎車,「我家在十三樓,車停地下室,總共十四層。」不過一階一階往下跳不是最煎熬的事,佳音電台在十樓,颱風天無法使用電梯,所以上下班才是最可怕的事,而她憑著毅力都熬過去了。即使命運縮限,她悍然走出一片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