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縣內寺廟教會 對獨居老人送餐、居家服務及兒童課後照顧 明年將聯合助學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府積極推動「宗教福利社區化」社福政策,一年來已有十五間教會、五座寺廟配合開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另有五間教會開辦兒童課後照顧,一間開辦弱勢兒童愛心早餐,以及一座寺廟從事獨居老人送餐服務。
這些宗教團體包括內埔鄉龍泉寺、九如鄉代天府、潮州鎮朝靈宮、麟洛鄉長老教會、來義鄉古樓教會、霧台鄉好茶教會等。
縣府計畫,明年起整合縣內十座寺廟資源,運用於聯合助學方案,往後每年增加十座,五年內完成整合五十座等。
社會局長倪榮春說,「宗教福利社區化」就是宗教團體運用本身充沛的財力、物力、人力資源,從事「社會福利社區化」工作。
屏東縣寺廟多,部分寺廟雖有辦理慈善事業,但多未經詳細規畫、調查及評估,如送米給年老體衰不會或不能炊煮的獨居老人,每年冬天重複送棉被給低收入戶等,形成資源的浪費,成效有限。
社會局也發現,政府委辦的社會福利社區化工作常中途腰斬,像近幾年有些社區發展協會在政府補助與鼓勵下試辦對獨居老人、兒童課後照顧等,一旦政府補助中斷,服務方案也隨之無疾而終,實在可惜。
倪榮春說,「宗教福利社會化」可彌補這些方面不足和缺憾,更可照顧及低收入邊緣戶。
據統計,屏東截至九十三年底,有登記或成立法人的寺廟教堂,以道教九百零四座為最多,基督教一百八十七座次之,其餘依序是佛教一百五十四座、天主教六十五座、一貫道兩座、理教一座,合計一千三百一十三座,平均每一村里二點八座,比全國平均值一點八座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