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文/人間社李雪麗 |2021.04.25
2698觀看次
字級
周學文居士 圖/人間社李易峻
心保和尚 圖/人間社李易峻
慧炬法師 圖/人間社李易峻

文/人間社李雪麗

佛光山法寶堂四月十八日法寶講座主題「善知識」,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邀請佛光山岡山講堂監寺慧炬法師、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與談。

心保和尚首先揭示「善知識」的意義,以星雲大師在《佛法真義》文中所示,「善知識」就是引導眾人捨惡修善,入於佛道者。人來到世間,最早的善知識便是父母,此外,師長、好朋友、好同事都是善知識。孔子說「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諒、友多聞」,正直、真誠、廣學多聞的朋友,都是善知識,所以要感謝的善緣很多。

善知識層面很廣,佛教名相有所謂「逆增上緣」,促成我們的提昇與進步,使我們奮發向上,因此也屬於善知識。《成佛之道》也有提到「趣入正法者,應親近善士,證教達實性,悲愍巧為說。」想在佛法上用功,需要有善知識的引導,對佛法有體證者,如緣起、無常、解脫道、菩薩行等,能掌握其要義,除了具備佛法的智慧,還能慈悲地為眾人解說。

心保和尚進一步說明,善知識提供進步的機緣,佛陀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有羅漢、聲聞根器的弟子,要聽到佛陀的開示,才能悟道。以現今流行的話語來說,善知識就是「神隊友」,而「豬隊友」雖經常讓我們處於驚滔駭浪之中,但以佛法圓滿的角度來說,這樣的逆增上緣,也是善知識。

慧炬法師表示,善知識的梵語為Kalyāṇa-mitra;巴利語為Kalyāṇa-mitta,字面意義是「好朋友」,在《阿含經》中,佛陀稱呼弟子為好朋友,後譯為「善知識」,能聚集「知你者、識你者、教你者」三因緣於一身。宋代青原惟信禪師曾說:「老僧參禪三十年,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得知識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見山就是山,見水就是水。」行腳參學,遇到老師指引,境界提高,知識長進,看法不同,詮釋也不同了,待妄念盡,佛性展現,智慧生起,又回歸最單純的一面。

而佛經上善知識的類別有:一、外護型善知識︰能在事業學業上提供協助,解決困難者,也就是貴人。二、同行善知識:志同道合,能陪伴我們的人。三、教授善知識:能教導我們的師長,以及傳授佛法的和尚、大師,憨山大師有謂「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鍊也徒然。」《阿含經》也耳提面命要多聞,聞思修三學要具備。四、實際十相善知識:踏實,不巧言令色的善知識,更是可遇不可求,因而對善知識要心存感恩。

尋師訪道對出家人僧格養成,道念增長,佛法契入是否有重要的影響?慧炬法師指出,現代人似乎比較少尋師訪道,星雲大師教導弟子要做「不請之友」,因此,佛光山的法師會主動至各處宣揚佛法,期聽者能夠珍惜。以六祖惠能大師,因《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一心一意求法,想把佛法傳至嶺南的精神,勉眾學佛修行要能放下我執。

對於如何分辨善知識?周學文從星雲大師文章歸納出其他重點:愛護我、喜歡我的人,不見得是我們的善知識;罵我們、打我們、沒有給我們好臉色的,不一定就不是我們的善知識。歷史能鑑古知今,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一件好事,能給人歡喜,淨化心靈的,都為善知識。

周學文分享人間佛教信仰因緣,感念星雲大師是他最大的善知識,一九八八年等待留學之際,閱讀《覺世旬刊》、《佛光小叢書》成為佛學的啟蒙;學成歸來後,因為父母的因緣舉辦佛化婚禮,請客都是素宴;妹妹覺度法師也在佛光山出家;女兒更督促他誦經,父母、親人、朋友,都是他的善知識。

創業收益欠佳時,母親告訴他:「當老闆的福報不夠,開公司賺錢都不容易。」法師建議他拜水懺、當義工,培植福德因緣,不料就在事業有成時,廠房遭遇祝融之災,競爭對手還落井下石,但這樣的逆增上緣,都被他視為善知識,而後公司也更蓬勃發展。

心保和尚表示,星雲大師開示要做自己的善知識,人成即佛成,如果能夠學到每個人的優點,則成佛也就不難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