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廣大願

李生鳳 |2019.10.27
2194觀看次
字級
慧是法師 圖/人間社記者王玉梅

文/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佛光山法寶講座十月二十日於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普賢殿殿主慧是法師主講「普賢行.廣大願」,為逾三百五十名聽眾闡述《華嚴經》普賢十大願,以及星雲大師如何融和經典和現代語言,將之完美詮釋。法師並分享自己在普賢殿的一千多個日子怎麼解讀普賢十大願,總結「行願」就是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並將事情做好、做到位。

普賢菩薩為行願的代表,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內容描述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啟發,遊歷諸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後,受學於普賢菩薩,成就佛道的修行內涵。善財童子參學也要遇到樂於分享成佛秘訣的菩薩,以此傳達「結緣」之重要。

普賢十大願是不捨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安樂,不僅是對聖賢,也是對自己。要提起生命無限的熱情,完成自己,奉獻大眾。慧是法師說:「『提起』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人遇到困難、不喜歡的會放棄,沒有熱情則立場會搖擺不定。」

「人世間最美好的事,就是能『創造歡喜心』,如果連自己都不願創造歡喜,社會家庭又怎能有歡喜?」慧是法師解讀行願,就是在自己所處的空間裡,把角色扮演好,事情不只要做,還要做到好、做到位,成就生命的大格局。

星雲大師的華嚴精神涵蓋了歡喜融和、同體共生、尊重包容、平等和平、圓滿自在。並以白話方式,將經典和現代語言完美結合詮釋普賢十大願,例如: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稱讚如來─是語言的布施;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懺悔業障─是生活的反省;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恆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普皆回向─是法界的平和。

大師特別提到「發願」,人人都有願望,希望出門平安、事業有成、家人健康。發願,才有目標與動力,才能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理想。發願並不容易,若是真正發大願,則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為大家帶來幸福美滿。

普賢殿是佛光山最高的殿堂,慧是法師接任殿主時,星雲大師叮嚀一句「好好經營」。儘管辛苦,但正因為有願力,使他生起力量前行。因為經營普賢殿,慧是法師更是深入思惟且力行普賢十大願,如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在山頂上用音聲弘法最為方便。」於是有日常課誦、春節期間的祈福法會等。

此外,亦時時檢視是否有將自己的本分做到位,承擔殿主後,種種考驗接踵而至,到普賢殿的第一個月,牌匾就遇上颱風來襲而掉落,慧是法師將牌匾換上星雲大師題字的「普賢殿」,殿堂也重新設計規畫,融和了生活美學、佛教藝術,及星雲大師的書法,呈現精緻的風格。

為提升普賢殿的能見度,慧是法師撰寫文字介紹、寫書法參加徒眾聯展,這些都是利用公務繁忙之餘完成。尤其幾幅融和字與畫的書法字相當耗費心神,往往以為就只能到這樣的境地,無法再突破,然而卻總能突破瓶頸,再度寫下佳作。「實踐行願時,不是埋首往前衝而已,必須停下來思考問題在哪裡,當領悟力提升,自可通過瓶頸。」慧是法師也效仿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背起了普賢菩薩,朝禮普賢菩薩道場四川峨嵋山。

「『普賢十大願』不是只有十個條文而已,是立體的,是成佛的資源,從『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缺一不可。」行願,就是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做好、做到位,才能真正落實「普賢行.廣大願」。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