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迎娶部落國寶 全球首例 |2015.09.13 語音朗讀 34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大依古禮隆重迎娶國寶祖靈柱,排灣族人圍繞舉行儀式。 圖/林澔一文化部長洪孟啟(右)擔任婚禮見證人 。圖/林澔一 台大校長楊泮池(左一)與迎娶部落公主的隊伍一起走進台大校園。 圖/林澔一排灣族阿盧夫岸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 ●登錄年分:2015年 ●登錄理由:石雕柱雙面各刻代表創社男、女祖先的雕像,形態都採立姿;頭戴羽狀頭飾,雙手置於胸前,細腰、繫有紋飾腰帶,雙腳膝部和腳踝刻有平行圈套紋飾。 ●收藏單位:台大人類學系 圖/取自文化部官網 【本報台北訊】國寶和台大結婚了!台大校園昨天舉行一場排灣族傳統婚禮,在文化部長洪孟啟、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見證下,台大迎娶今年三月才被指定為國寶的「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祖靈柱」,大學與國寶成婚,也創下全球首例。 有趣的是,新娘子一九三二年就被台大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買下,做為人類學博物館典藏,昨天選定良辰吉時「補辦婚禮」,透過排灣族傳統婚禮形式,讓苦戀八十多年的「愛侶」終於修成正果,「名正言順」續留在台大人類學博物館,排灣族部落族人則另外複製一件祖靈柱,將祖靈迎回部落。 新娘子原本是屏東縣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舊家屋的木雕側柱,台大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表示,台大八十多年前,透過民間收藏家,以約四百元買下(當時教授一個月薪水只有四十元),至於頭目家為何願意對外販售,年代久遠已不可考。 屏東縣佳平社區發展協會昨也動員近百名排灣族人,北上參加婚禮。婚禮以青年跳戰舞揭序幕,部落大公主代表國寶新娘,由族人抬轎在校園巡禮,身為男方代表的楊泮池也循古禮,備妥兩隻豬、小米酒、鐵鍋、琉璃珠等三十多件豐富聘禮。婚禮歷時約三個小時,全以排灣族古禮進行,包括頭目家族婚禮才能看到的「盪鞦韆」儀式。 胡家瑜表示,祖靈柱三月被指定為國寶,但婚禮一直到九月才進行,半年時間就是用來籌備婚禮,以昨天現場吟唱的歌謠為例,只有當家女頭目結婚時才能唱,但已失傳四十多年,全靠部落耆老一點一滴回憶,更彰顯雙方對這場婚禮的重視。 洪孟啟表示,感謝佳平部落族人的大度與成全,祖靈柱下嫁台大,讓文化資產保留向前跨了一大步;楊泮池也承諾會好好「善待」祖靈柱,透過保養與紀錄,讓原住民文化可以世代傳承。 有趣的是,排灣族傳統會故意刁難聘禮不周全,族人昨天就故意不滿台大為頭目準備的老鷹羽毛紋路只有七層,與傳統標準的九層有落差。 不過代表男方的楊泮池也「有備而來」,原本聘禮只有兩個鐵鍋,台大現場再抬出一個,大方加碼讓族人點頭滿意,也讓參與婚禮的師生發出莞爾一笑。 4大原民文物 戴國寶桂冠 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屋祖靈柱 ●登錄年分:2012年 ●登錄理由:頭目家屋中所豎立的大型祖靈柱,可說是部落重視家族起源及祖靈信仰的具體表徵,深富「佳平式」 人像雕刻特色。 ●收藏單位: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阿美族太巴塱部落Kakitaan祖屋雕刻柱 ●登錄年分:2012年 ●登錄理由:Kakitaan祖屋是往昔部落宗教信仰的核心所在,原祖屋已不復存在。木柱型制特殊,上有人物、動物及花紋雕刻,生動記述太巴塱部落的傳說故事。 ●收藏單位: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排灣族阿盧夫岸佳邏夫岸頭目家雙面祖先像石雕柱 ●登錄年分:2015年 ●登錄理由:石雕柱雙面各刻代表創社男、女祖先的雕像,形態都採立姿;頭戴羽狀頭飾,雙手置於胸前,細腰、繫有紋飾腰帶,雙腳膝部和腳踝刻有平行圈套紋飾。 ●收藏單位:台大人類學系 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木雕祖靈柱 ●登錄年分:2015年 ●登錄理由:創始女祖先的立像雕柱,四面皆刻有形態相同的女性祖先像,人像雙手平舉於胸前,手掌各有六指,雙腿筆直站立。雕像的頭形略方,面部眉鼻相連,表現典型的佳平式特色。 ●收藏單位:台大人類學系 資料提供/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圖/取自文化部官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