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看德、日的古蹟修復

◎戴定國 |2008.06.28
1325觀看次
字級

嘉義市的「嘉義市郡役所」(舊市政府)歷經天災、地震不倒,卻可能難逃拆除命運。當地呼籲保留的行動已四年,但市政府宣布六月發包拆除,僅保存十六根柱子作為新市政大樓的裝飾。為了守護這座一九二○年興建的歷史建築,當地人正發起「全國連署搶救」。

網路有兩篇熱門轉寄文章,一篇是余國信所寫有關日本的東本願寺,把古蹟修護變成「修護觀光產業」;另一篇「德勒斯登聖母教堂修復」未署名,介紹他們「把廢墟石塊重新擺回原來位置,原封不動將教堂歸位」。兩國作法都值得參考。

●東本願寺

修護觀光產業

京都是千年古都,東、西本願寺更是精華。西本願寺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東本願寺則僅是國家重要有形文化財。因為東本願寺年代較新,又歷經多次火災燒毀再建,但東本願寺不因等級較低,而輕忽修護工作。東本願寺正在整修,修復時程超過十年,主要的御影堂(號稱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被超大鐵皮屋包起來,看似影響觀光,但他們認為修護不只是寺方、專業者的事,而用動線安排每個人可以參觀、了解進度與維修的情形。整個修復過程,藉由現場的、解說牌的、拆卸下來的材料進行教育,告知每個物品在建築物的角色、為何要拆、受損情況、怎麼處理、材料來自何處。修護日誌一有進度就公布,甚至有網站。修復工程變成一種展示,變成觀光景點,具有觀光價值,所有參觀者變成監工,信徒與觀光客也不致流失。

●聖母教堂 不可思議的修復

德國的德勒斯登,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經典城市,城裡的建築精雕細琢,每棟都美得令人讚嘆,因而有「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之稱。建於一七四三年的聖母教堂,二次大戰時被炸成廢墟,僅剩左右兩片不成形的立壁,矗在碎石瓦礫間。

「德勒斯登聖母教堂修復」一文的作者說:「要是在台灣,這樣的廢墟要不然就鏟掉,不然就是原地保存廢墟狀態。重建也沒什麼了不起,翻翻舊照片,看看以前的設計圖,依樣畫葫蘆照樣蓋得出來。」

「但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他們用電腦模擬每個石塊被轟炸散落的軌跡,進而從廢墟中找到那些石塊和本來位置,仔細分類,擺在教堂周圍。從分類到重建完成,花了將近二十年。落成後,整棟建築新舊參雜,既保留原本的石塊,也幾乎原貌重現。

一九九三年,重建工程由藝術家與工程師合作展開。

建築師拿著細密的平面圖、比例尺,畫出修復藍圖。工人持電筒深入地窖,找尋遺跡物件。藝術家的工作更加精細,他們對照黑白照片,重新描繪教堂七彩穹頂的壁畫;樂師則用音叉一遍遍敲著教堂的組鐘,進行調音。

 意外地,工作人員興奮挖出教堂頂的十字徽章。原本金光閃耀的聖物變成了廢鐵,但它仍是德勒斯登人民的精神依託,重建後放在教堂的中殿大廳,永久保存,提醒世人記取教訓。

一九九五、九六年間,教堂底層大致修復。持續展開地窖小型音樂會,進行國際募款。重建經費高達一億八千萬歐元,原本經費不足,美英兩國的社會團體給予最多支援,多少彌補了戰時空襲德勒斯登造成的傷害。當時眾人都有共識:「若沒有聖母教堂,德勒斯登的天際線將無法完整。」

重建期間每年耶誕節,人們手持燭光,參加神父在教堂廣場的祈福。教堂上的鷹架愈來愈少,藝術家開始整理大小雕塑,重現浮雕的古典花紋。五年後外觀全面修復,金色十字徽吊上天頂,成千上萬民眾由神父帶領穿過皇宮廣場,將教堂組鐘掛上。

二○○五年十月底,德勒斯登的聖母教堂重新落成,慶祝盛典進行了三天,慶賀氣氛蔓延全國。二戰的灰黯場景終於在六十年後走出,特別是教堂塔頂新的金色十字徽由英國民間捐贈。

最完美的巴洛克式教堂再次屹立,的確是建築史上奇蹟。既維持原貌,又有現代實用性。舊石塊搭配新採集的薩克森砂岩交錯崁入,使教堂面貌呈現深淺兩種色澤,深的是舊石、淺的是新石,有歷史也有未來。

不久前,南韓第一國寶、首爾市的崇禮門毀於大火中,它是木造建築物,能不能如聖母教堂一般「還原」,再造一個不可思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