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源】修行,讓生命更勇敢

文╱永文法師 |2020.02.23
3340觀看次
字級
觀念扭曲了,把它調整回來,這就是修行。圖/香海文化提供
(摘自《般若的力量:永文法師的鋼骨人生》,香海文化出版)

文╱永文法師

什麼是修行?很多人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常說:「因為我的日子過得不錯啊!有時間的話,就去行行善、做做好事,就是修行啊!」

當然這是修行。但我們為什麼要修行?我們可以先觀察看看周遭的親朋好友,會發現,有人很容易快樂,但也有人很喜歡氣惱;有人能勇敢面對困難,但有人一遇到逆境,就選擇逃避;有人能欣賞他人的優點和讚歎他人的幸運,但有人卻會用嫉妒來看待;有人樂善好施,有人卻斤斤計較……面對同一種情境,人往往有正負兩面的反應,如果陷入比較負面的反應時,是不是應該做一點調整?這個調整的過程,就是修行。

有人會問:修行會很辛苦嗎?修什麼法門較容易獲得佛的加持呢?

以下這個禪門公案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道謙禪師與好友宗圓結伴參訪行腳,途中宗圓因不堪跋山涉水的疲困,因此三番兩次鬧著要回去。

道謙就安慰他說:「我們發心參學,能出來一趟不容易,何況也走了這麼遠的路,現在半途放棄回去,實在可惜。這樣吧,從現在起,一路上如果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為你代勞,但只有五件事我幫不上忙。」

宗圓問道:「哪五件事呢?」

道謙非常自然的說道:「穿衣、吃飯、屙屎、撒尿、走路 。」

聽聞道謙的話後,宗圓大悟,原來修行截生死流,斷無明煩惱,別人分毫不能代替,一切都要靠自己啊!道圓從此再也不敢喊辛苦了。

天冷加衣,天熱褪衣,這就是調整;觀念扭曲了,把它調整回來,這就是修行。

我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每一次遇到觀念上需要調整時,都受到《心經》很大的啟發;我認為,不只是我,《心經》是每個人切身緊要的一部經。

我們常說自己在「學佛」。學佛,不是要佛來幫我們摩頂,也不是要看到佛在放光,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認識自己」。一個人想要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最需要借助也最快能從中得到妙益的,就是《心經》。也許我們曾聽過很多道理,也擁有很多知識,但我們曾真正認識自己、走入自己的內心嗎?

生活中見性成佛

所謂「見性成佛」,這是每個人的自家事,靠別人幫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負責、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證。心外求法不得,般若風光,人人本具,反觀內心,自能當下證得。

我們看趙州禪師如何教導學僧。

有學僧問:「什麼是道?」

趙州說:「吃茶去!」

再問:「什麼是佛?」

趙州一句:「洗碗去!」

學僧還是不明白:「怎麼樣才能找到自心?」

趙州大聲喝:「掃地去!」

趙州禪師的一碗茶,可以給你開悟,可以讓你成佛作祖!為什麼?趙州禪師就是告訴你:尋求佛道、認識般若佛性,除了生活以外,沒有另外的佛道可求,你若會喝趙州茶,大概就可以與佛同在了。

《心經》能把我們生命的本源、本自具足的能量探討出來。

我自己有這樣的經歷。

我在美國大學畢業前的兩個月,身體出了狀況,那年我才二十二歲。經過一番檢查,醫師在看著那一連串的數據時,面色凝重的告訴我:「你大概還有三個月的存活時間。」我聽到這個訊息後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再兩個月就畢業了,但第三個月就會死……我這麼努力讀書,就是想要拿到這張文憑回去向常住說『謝謝』,當面向星雲大師感恩他栽培我的慈悲,讓我這個從小失去父母的孩子,也能接受大學教育。但現在我被宣判只剩三個月的生命,那這張大學文憑能起什麼作用呢?難道正好拿來做為我火化時的點火之用嗎?」可以想見,我當下受到的衝擊有多大。

為什麼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呢?當然,我會憤怒、失望、悲傷、哀號、頹廢……各種負面的情緒,我都經歷過。不過,有信佛的人畢竟是有正面能量的,那些情緒的發生都是短暫的,接下來,我很快就找到《心經》,透過《心經》的力量,把醫師最初斷定的三個月時間,延長到三十九年後的今天,而且還在繼續延長下去。

(摘自《般若的力量:永文法師的鋼骨人生》,香海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永文法師

1960年生於宜蘭山區,自幼失依。一句「不嫁」因緣走進雷音寺。1978年就讀中國佛教研究院專修部,剃度於星雲大師座下,同年受戒於松山寺。逐漸調伏,自「泰山」生活進入「叢林」生活。1981年赴西來寺協助慈莊法師開山,1983年以半年之期,成績優異完成美國高中學業。即將大學畢業時,罹患系統性紅斑狼瘡,生命僅剩3個月。曾經封閉自己、隔離僧眾,卻阻擋不了同習英文小朋友們的溫馨探望。小朋友帶來炒飯,心頭襲上暖意當下醒悟,病苦如何折磨,都要弘法利生。回台灣治療,爾後至洛杉磯承辦佛光西來學校;1995年返台負責拍攝《佛光山30周年》電影紀錄片、成立台北道場社教館,以及佛光衛視(人間衛視)開台製播。談吐機智、思想自由,教學和帶領風格開放有趣。積極、樂觀的態度數次與死神擦身,感恩是面對痛苦的祕訣。佛法的力量,引領無所畏懼的走在生命道路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