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水情吃緊成常態 養成節水新習慣

 |2020.02.20
2588觀看次
字級

儘管近日零星降雨,未能改變缺水問題。桃園石門水庫近日開始配合春耕供應農業灌溉用水,大壩水位正逐步下探,通尚被視為水情指標的「土地公廟」近日已露出。這座土地公廟因建水庫被淹沒,根據過往經驗,當出現旱象、水庫水位下降時,這座土地公廟就會露出水面重見天日,顯示水情已拉警報。

經濟部中區水資源局日前趁著這波鋒面來臨,同步在石門水庫和新竹縣寶山第二水庫及苗栗縣永和山、明德及鯉魚潭等地,進行人工造雨,期待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降雨量,降低缺水風險。

農業縣市一期水稻灌溉水源吃緊,如雲林上個月的灌溉需水量是八千一百萬噸,但負責給水的集集攔河堰實際只提供了三千三百多萬噸,連一半都不到一半,雲林農田水利會只好緊急啟動深水井補給。但如果未來降雨不足,不排除實施分區輪流灌溉。

近年台灣供水高度依賴水庫,但水庫因為淤積等問題,蓄水量愈來愈少,形成缺水問題。據經濟部水利署台灣水庫即時水情顯示,昨天石門水庫蓄水率百分之六十四;鯉魚潭水庫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六;明德水庫為百分之六十五點三;寶二水庫為百分之五十點四;永和山水庫為百分之四十五點九。可見水庫蓄水明顯不足。

台灣年平均降雨量二千八百公厘,為全球平均量的二點六倍,但降雨量在地域、季節的分布極不平均,難以抒解水荒;雖然台灣共有河川一百三十一水系,但是由於山高、河川坡陡流急,加上颱風天挾帶大量砂石,留水不易,水資源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二十,因此我國竟是全球第十九大缺水國,成為「最常缺水的淹水國」,實在很傷腦筋。

為了有效增加供水,政府正積極進行海水淨化工程。台灣四面環海,若能將海水淡化,理論上應該可以解決缺水的問題。目前淡化海水還很難成為台灣的重要選項,問題在於以海水淡化來產生供水,太過耗能,且淡化過程中會排放出大量廢熱,可能影響濱海地區的生態,對環境的衝擊不可小覷。

海水淡化廠製造出來的水費一度大概是三十元到四十元之間,遠比現行水價每度七元到十二元貴許多,一般民眾難以接受。

另一來源是利用伏流水,包括前述的深井水。目前伏流水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水環境建設利用。伏流水是指流動或儲存於河床下方砂礫石層中的水源。取用伏流水因效果顯著,所以有很長的歷史。不過,取水後可能會對鄰近區域的地下水位或鄰近水利設施可取用的水量,造成影響,因此仍應審慎使用,只宜視為備用水。

最符合環保需求的是再生水。台灣每天產生二百八十萬頓生活汙水,超過兩個新北市全市一天的用水量。將民生廢水回收再利用,是解決水荒的有效途徑。

近日因全面抗疫,清潔消毒殺菌的需水量大增,令人擔心可能因此讓缺水的問題更嚴重。有學者稱,缺水問題如果變得更為嚴重,可能以後連洗手都要採實名制了。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是也可以看出近日水情確實緊張。全民都應該要節約用水,盡可能一水多用,為抒解缺水風險盡一份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