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等您入夢來

文/永文法師 |2020.02.16
1856觀看次
字級
「母親」的印象對我來說是模糊的;但「媽媽」的懷抱讓我感覺非常需要。圖/取自網路

文/永文法師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沒有媽媽最苦惱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哪裡找


只要腦內有點空檔,下意識的,我都會哼唱起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母親」的印象對我來說是模糊的;但「媽媽」的懷抱讓我感覺非常需要。

我這麼說,有人或許會覺得我精神錯亂了。但在我生長的鄉下及成長的年代,對母親的稱呼是「阿母」,若有人叫母親為「媽媽」,那會被全村落的人取笑,因為那是太嗲勁的撒嬌稱呼了。雖然母親與兒女的親密,應該是零距離的,但保守壓抑的山村環境,情感的尺碼只能伸展在心中,不得逾越半點分寸,對母親的愛也難例外,只能羞澀的隱藏著。

剛失去母親時,要我躺床入眠是全家人的夢魘,我的哭聲據兄姐陳訴,比雷公打死人的「脆雷」還響。只要這「脆雷」帶頭響,其他五個兄姐的「號角」也會隨著嗚咽起來。

懂事的大姐這時就會搬出母親的衣服,帶領我們摺,試著將對母親的思念溶化在觸撫遺物中。失去母親之後,大姐的臂彎,成為我較熟悉的睡床,還有覆蓋母親的衣物時,也能讓我睡得沉穩些。

大姐裁縫的手藝是遠近馳名的,不知她何時得來的靈感,抑或經濟的考量,大姐開始將母親的衣物歸類,並著手將這些衣物拆剪,縫製成一件件我的小「新衣」,自此母親的外衣溫暖了我的內心。也許有「母親的味道」日夜隨身,加之穿戴新衣的喜悅,我這顆隨時引爆的「脆雷」,總算被安撫啞了。

至今仍記憶猶新,當時大姐白天要到鄉內唯一的電池廠工作,下班後更要操持家務,照顧走路還顛仆的我,姐代母職。為了讓大姐儘早幫我裁製衣裳,我學乖了不再哭鬧,總是靜坐在屋角等。當時我們家只有兩盞燈,一盞掛在房間的過道,所有的房間都沒有門,這樣每間房都有光;另一盞就掛在客廳與廚房的梁上,為了亮度,特地把牆壁鑿個凹洞,以便將電燈垂低好達到更明亮效果。當大姐站上長板凳,將掛在大廳與廚房中間照明的電燈,移掛到裁縫機的同時,我也會跟著移過去。

夜,就在嘰喳嘰喳的縫紉機音聲中加深,忽然間我感受到母親回來了,我轉頭看著門,正納悶門沒開,母親要如何進來呢?欲回頭叫姐姐去開門時,我看見母親上身的部分,更正確的說是一件上衣,由遠而近從門的正中央飄進來,直接轉入房間,雖然我沒看到母親的頭臉和腳,但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那是母親!她是回來看我的!下意識的,我跳下長板凳尾隨母親進房睡。大姐並沒有阻止我,我相信她有看到也感受得到。我們誰也沒說破,之後,我每晚都會等著母親,等她領我入夢鄉。後來,我隱約聽人談起,阿公每天清晨四點左右出門巡田園時,都會看見一個與母親相似的女人背影,從我家出來,很快的閃進山坡上的山溝內。

因為失去母親的時候我才兩歲半,和母親相處的時日不多,母親給我的印象是模糊的,雖然我記不得她的樣子,但我永遠記得失眠的困擾。小時候,失去母親的懷抱,永遠難有好夢入眠!稍長時,遇到挫折、受到委屈、不順心時最想躲進母親的懷抱,大叫一聲「媽」,肆無忌憚的嚎哭一場,但是沒有母親可抒解勸慰,我又輾轉難眠了!

時下的年輕人流行離家獨居,好逃避媽媽的嘮叨,朋友!媽媽的愛是藏在囉嗦的嘴巴裡,奉勸家有高堂的你,珍惜母愛,早晚擁抱一下媽媽,道聲:「媽媽,我愛您!」莫到子欲養而親不待,徒嘆奈何?

──摘自《般若的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