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外人與家人

 |2020.02.13
3074觀看次
字級

民國六十年代,台灣音樂人蕭泰然赴美定居,創作懷鄉歌曲〈出外人〉,描述異鄉遊子雖通美國話,但心未通;人人說美國是天堂,但他的天堂不在此。接著還創作有政治意函的〈出頭天進行曲〉,被戒嚴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列入不再核准入境的黑名單,而一度斷了歸鄉路。

台灣解嚴前後,類似蕭泰然這樣因各種理由有家歸不得的遭遇,曾引起輿論很多批評;在眾議皆曰返鄉是人權的壓力下,政府終於解除對異議人士的管制。反諷的是,同樣年代,竟又因掌權者政治需要,醞釀出針對赴大陸台灣人的抵觸情緒;且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中,升高至異常歧視的地步。

民國八十年代,台灣內有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用工成本增加、環保要求趨嚴;外有大陸改革開放,各省市積極招商引資發展民生工業的磁吸力,台灣中小企業陸續西進求存。政府戒急用忍政策擋不住經濟規律,乃製造輿論攻勢,醜詆赴陸台商是錢進大陸、債留台灣、掏空公司、五鬼搬運;是汙名留台灣、汙染進大陸。

台商赴陸發展是出於商機判斷,並非賣產移民;廣東台商中就有原在街頭叫賣音響的青年,赴陸後建成有五千名員工的汽車音響工廠。其他從事汽車輪圈電鍍、醫材、糖果、家具、床墊、小家電等白手起家的台商企業所在多有。可是在兩岸對峙棋局裡,台灣政黨刻意升高敵我意識,影射赴陸投資是賣台;猜疑在大陸的台灣人易遭中共利誘,會滲透入台影響國安,西進竟演化成政治原罪。

武漢疫情爆發後,台灣限制赴陸台民口罩攜行量,接運疫區台民回家的過程曲折。台灣有關疫情報導本不全面,既少國際防疫做法,也少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評論與建議。新加坡武漢肺炎確診病例超過台灣一倍有餘,位於新加坡的亞洲新聞台會即時全程轉播北京召開的防疫記者會,披露多元防疫資訊供各方參採。

台灣職業網工、意識形態網民的訊息不周延,又各守陣營;護航政府派容不下異議,急切出手,詞語刻薄。甚至有媒體人見被隔離者抱怨餐飲不妥,竟公開倡言,不滿意的話可以回武漢喝蝙蝠湯啊。殊不知BBC英廣網上所播泰國、德國、美國的防疫影片,介紹被隔離者生活一應俱全,還吃法式蛋捲,受訪者滿面笑容的感謝政府。

網論放大了不安情緒,網工網民要求蔡政府別被情感、道德勒索,指赴陸台民是疫情來襲,才躲回台灣消耗健保資源;如果把高危險疫區的台胞都接回來,那容得下。在政府措施與網論交互作用下,顯已加劇出外人與留台者間的對立,並無補於防疫。

輿論因而呼籲政府正心誠意秉專業防疫,網工、網民不要藉疫情操作反中仇中情緒。於法,出外人具中華民國國籍,繳了健保費,有權享用健保;於情理,出外人對台灣政、經與平衡維繫兩岸和平關係的貢獻與作用,對比留台網工、網民絕無不及,且更具正面價值;豈能於防疫中關門,棄出外子弟於不顧。

民國七十年代台灣歌星鳳飛飛曾唱紅〈出外的人〉這首國語歌,詞意大要是說你我都是出外人,我們情換情、心換心、不相忘、常相憶。通俗詞曲傳唱著出外人像永遠的家人,危急時,孰能忍出外人受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