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薑黃防老抗發炎 農友教你栽種小撇步

楊旻芳 |2020.01.17
5520觀看次
字級
圖/取自freepik.

【記者楊旻芳/台北報導】「薑黃」是近幾年食療養生新寵兒,由於濃郁的顏色和味道,自古以來被當香料使用,例如咖哩,或由當成茶飲、添加在化妝品中,或應用在醫藥方面。薑黃不難種植,深耕園友善農業生態園區有機農夫張學良說,薑黃的種植方式和薑一樣,只要土壤溼潤日照充足都可以種植。

新北市雙溪區深耕園友善農業生態園區有機農夫張學良說,薑黃的種植方式和薑一樣,只要土壤溼潤日照充足都可以種植,種植2年就會長得很大一片,只要小小一顆薑黃放進土裡就會自己發芽長大。




圖/取自freepik.

薑黃素是什麼?  

薑黃(Turmeric; Curcuma longa)是薑科植物一員,常見於南亞、東南亞和中國等地區。薑黃對於健康的幫助與其地下根和莖中含有2-6%的類薑黃素(Curcuminoids)有關,其中又以薑黃素(Curcumin)是最大功臣,在類薑黃素中佔有70%。  

國泰綜合醫院營養組營養師張詩宜表示,薑黃素是「親脂性」的多酚類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差,進入身體後會快速代謝、消失。也就是說,如果單獨攝取薑黃素並沒有辦法將薑黃素留在體內,也無法發揮健康效益。所以,為了增加薑黃素的吸收率,建議與油脂一起攝取,例如把薑黃炒過或者將配料用油拌炒後再加入薑黃粉烹煮等。

此外,研究指出黑胡椒中的胡椒鹼(piperine)可以增加薑黃素的利用率達2000%,所以也可以考慮混合黑胡椒一起食用。


圖/取自freepik.

薑黃的功效 抗氧化、抗發炎


目前薑黃素的研究從降膽固醇到改善關節炎、甚至抗癌、抗憂鬱都有,就在薑黃素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特性相關。

若身體氧化壓力大或自由基過多,容易導致發炎情形發生,若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則容易導致慢性病。薑黃素可以增加抗氧化物的活性、捕捉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生成,並且可以阻止活化 發炎激素,所以廣泛被使用在與氧化發炎相關疾病的研究。 

對於薑黃的功效,張詩宜說,回顧薑黃素的眾多文獻發現,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佔多數,臨床實驗可能受試者不夠多,例如薑黃素有助於糖尿病前期者降低胰島素抗性並控制血糖,但研究只有9個月,需要更長期的追蹤,或者雖然有改善的潛力,但有效劑量仍不明確,或許需要更長的研究時間證實對於疾病改善的持久性。


圖/取自freepik.

薑黃素的安全性與建議   

薑黃素的劑量與藥理作用需要更多研究佐證,尚無法依據目前的文獻給予補充建議。需要提醒的是,2016年消基會抽查30件薑黃粉和咖哩粉,其中2件薑黃粉檢出重金屬鉛、其中1件檢出重金屬鉻, 所以消基會提醒最好購買全株薑黃或薑黃片,或選購有完整標示和檢驗證明的薑黃粉。


圖/取自pixabay.

適量補充 這幾類人吃薑黃要注意

雖然薑黃素沒有毒性反應的報告,但有研究指出,給予健康受試者每天12克薑黃素,3天後發生腹瀉、頭痛、起疹子的反應,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食物安全管理署建議,每人每日容許的薑黃素攝取量是每公斤體重0.3毫克,以薑黃粉換算最多約10克。 

此外,研究指出高劑量的薑黃素可能會延長凝血時間、增加胰島素分泌而降低血糖、降低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的效果、促進膽汁分泌、提高尿中草酸濃度、與鐵結合導致鐵吸收不良而貧血、使子宮陣發性收縮,所以如果有在服用抗凝血藥和手術前後、服用血糖藥、抗排斥藥、有膽結石或膽道功能異常、草酸鈣結石、貧血、或孕婦及哺乳婦,建議避免規律補充高劑量的薑黃素。   

薑黃素因為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所以有許多健康效益,但由於不溶於水和容易代謝消失,所以建議與油脂、黑胡椒(因含胡椒鹼)或製成複合物才能增加利用率。薑黃素仍需更多研究證實健康效益,根據目前的文獻並不建議長期規律高劑量補充(每人每日容許攝取量是每公斤體重0.3毫克)。

報導來源:《國泰醫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