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從三個桶子 看上海變化

文/記者楊金志、王默玲、周琳 |2019.12.07
3026觀看次
字級
上海虹口區廣靈二居民區志願者參與零碳家園建設,宣傳垃圾源頭減量知識。圖/新華社
上海虹口區廣靈二居民區「靈碳家園」(零碳諧音)一景。圖/新華社
在上海徐匯區唐宮海鮮舫,餐廚廢棄油脂收運員曹建林(左)和工作人員統計廢油量。圖/新華社
上海閔行區馬橋鎮夏朵園小區業委會主任陳錫賢 (右)指導小區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圖/新華社
中石化上海石油閔顓加油站貼出B5生物柴油優惠廣告。圖/新華社
家住靜安區新漢興居民區寶昌路731弄的李才英,在廁所改 造前每天必須出外倒馬桶。圖/新華社

文/記者楊金志、王默玲、周琳

泔水桶(餿水桶)、垃圾桶、小馬桶,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都是骯髒的,但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幾年來,從這三個桶子裡看變化,可以看到上海社會的改變。

餿水化腐朽為神奇

還記得「地溝油」嗎?曾幾何時,不法分子收集餐廚企業的廢棄油脂加工「地溝油」,嚴重影響食品安全、戕害群眾健康。杜絕「地溝油」,就要從源頭的餐廚企業廚餘桶管理起。

中午十一點,上海徐匯區唐宮海鮮舫的後廚一片忙碌,廚師正為料理的油炸設備更換新鮮油品。「金獎乳鴿是我們的招牌菜,它的製作工藝中有油炸這一道,因此每天會產生不少廢棄油脂。」唐宮上海區營運總經理張永久說。

此刻,上海炳健環衛公司的餐廚廢棄油脂收運員曹建林來到唐宮。老曹推車上的藍色密封收油桶是標準化的廚餘桶,不再是以往那種開放式、油膩膩、飄散著餿臭氣味的模樣。

放車、搬桶、撈油、封桶、稱重、記錄,所有的收油過程都在指定的監控區域內完成。「咱們這個油可是寶貝,回頭就能做成生物柴油讓汽車跑起來呢!」老曹所說的,正是上海近年來通過源頭收集、分類處理、終端銷售,對廚餘特別是「地溝油」進行全流程閉環管理,製成環保的生物柴油,實現資源再利用。

從「地溝油」到生物柴油,最關鍵的環節在兩端:源頭端和使用端。

在源頭端,如今,上海三萬家「產油」餐廳基本都能達成廢棄油脂百分之百收集,收油量由二○一一年之前的每天十多噸提高到二○一八年的一百五十二噸,全年收運五萬五千五百噸。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後,是十八家有合法資質的收運企業,一桶不漏地收集廢油的結果。

上海炳健環衛公司負責人蔡健告訴記者,他的收運公司一共有十八部收運車輛,「每天的行駛路線、行駛時間、油量進出的數據都被記錄下來,收來的油必須運送到指定的處置企業,過程中每一次廢油的轉移、油量的數據都要在系統中前後對應。」

在使用端,上海的餐廚廢棄油脂通過一系列生化反應後,與普通柴油按照五比九十五的比例調和,就形成了生物柴油。

「您要不要試試生物柴油?車輛動力感覺不差,黑煙冒得少,每升還便宜三毛錢(人民幣)。」在中石化上海石油閔顓加油站的泵島上,工作人員向加油的司機們推介B5生物柴油。

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的數據,在上海,目前已有二千多輛公車使用生物柴油,每天加註B5生物柴油的車輛已突破萬輛。未來,上海還會擴大生物柴油的使用範圍。

民間高手做垃圾分類

今年七月一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許多基層社區和居民因應政策,開始發揮創造力,自主開發出許多「垃圾分類神器」。

在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廣靈二居民區,住戶們把去「靈碳家園」逛逛稱為趕時髦。「靈碳家園」,諧音「零碳家園」。這裡曾是一塊廢棄空地,如今,長春花、黃金菊、百子蓮、一串紅把這個小花園裝飾得格外溫馨。

從廢棄空地到清新花園,「靈碳家園」種植使用的有機肥料是志願者自製的。「兩公斤廚餘垃圾倒入陶缸,混入活性生物製劑,攪拌均勻,蒙上一層薄紗,二十四小時後,溼垃圾就消失,有機肥料就發酵製作完成。」居民區志願者劉在武邊操作邊介紹,這種利用微生物菌劑降解垃圾的方法名為「兼氧消納技術」。異味大、易滋生細菌的廚餘垃圾,通過該技術可降解成無毒、無害、無二次汙染的益生素有機肥料。

垃圾分類新時尚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鏟屎官」?「靈碳家園」特有的蚯蚓堆肥塔化解了居民的困惑:只需拉開繫在蚯蚓堆肥塔上的紅線,把狗狗的便便扔進去,蚯蚓一番「吞吐」後,排泄物就變成了肥料。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需要撤併垃圾桶、設立集中投放點。上海推進垃圾分類初期,也曾引發一些抱怨:「不方便了」、「要走遠路了」。化解群眾的疑慮,既要做好思想工作,也要善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務居民水平。

閔行區馬橋鎮夏朵園小區共有三千八百五十九戶居民、一百七十四個樓道,以前有三百四十個垃圾桶,如今全部替代成十二個智能垃圾分揀平台。

小區業委會主任陳錫賢介紹說,由於小區的門禁卡登記到戶,可以把它和垃圾分類投放結合起來。這樣,既能精準地統計出每家每戶的垃圾投放情況,還可以自動根據稱重情況積分,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在小區的環保小屋裡,居民可隨時在電腦上查閱每天每戶的垃圾投放量和積分情況。如今,在夏朵園小區,誰扔的垃圾又少又「乾淨」,誰就覺得很有面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