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友人好幾百 不如現實一知己

編譯/潘楠慕 |2019.12.01
2293觀看次
字級
社群媒體五花八門,許多人沉溺其中。 圖/法新社
研究發現,現實世界的好友才能帶來幸福感。 圖/新華社
製作手工藝品有助身體和腦部協調。 圖/法新社
電玩遊戲可刺激腦部活動。圖/法新社
社交活動可減緩大腦衰退。圖/法新社
許多人熱愛自美照,在網路上分享。 圖/新華社
「賣慘」開始社群媒體上流行。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社群網路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重心,他們在各個平台擁有大量朋友,隨時分享訊息、動態。但最新研究發現,朋友的品質比數量更加重要,網路上的數百名友人,帶來的幸福感可能比不上現實生活中的幾位知心好友。

刊載於《心理學與老化》(Psychology and Aging)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即使好友人數只有寥寥數名,社交滿意度也不遜於那些朋友眾多、但多數只在網路上交流的人。

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研究人員根據一家非營利研究機構對將近一千五百人進行的兩項網路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接受調查的受訪者回覆了他們的年齡、社群網路、與家人或鄰居互動的頻率和方式,朋友的型態,以及自身的滿意度。

主持這項研究的德布魯茵(Wändi Bruine de Bruin)博士表示,社群媒體鼓勵年輕人擁有人數龐大但缺乏人情味的朋友圈;年齡愈大,社交圈通常愈小。

然而,年輕人的社交網路規模雖大,但這些朋友多數是點頭之交,或者多年前的同學、同事,時隔多年久未聯絡,直到社群媒體興起後才在網路上再次「加入好友」,並非真正的知己。

研究指出,這些類型的朋友,對幸福感的提升幾乎沒有幫助。這些社群平台上的使用者,往往只沉溺於追求「好友數」、「點讚數」或「追蹤數」,但在這個過程中卻與現實社會不斷脫節,疏離感愈來愈嚴重。

至於年齡與社群生活滿意度的關係,她說:「在許多文化中,人們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是悲傷、孤獨。但研究顯示,老年人社交網路規模或許比年輕人小,但不代表他們的社交滿意度和幸福感較低,甚至還高於年輕族群。」

德布魯因博士表示,孤獨與擁有的朋友數量關係不大,關鍵在於與朋友相處的感覺。家庭成員或網路上經常互動的人數,對社交生活的滿意度沒有太大影響。真實生活中的知己,是影響他們社交生活滿意度的唯一因素。

德布魯茵博士建議,與其試圖廣交朋友,不如多花時間和最親密的友人相聚,才是避免孤獨的最佳方式。她說:「如果感到孤獨,與現實生活的一位好友積極聯絡,可能比嘗試結識新朋友更有幫助。」

德布魯茵博士進一步指出,其他相關的研究,與她主持的研究相互呼應。例如,牛津大學心理學家鄧巴(Robin Dunbar)指出,人類的人際關係最多擴散至一百五十人,最核心的好友約為五人;擁有知心朋友能令人心情愉悅,有益健康,也能釋放壓力。還有研究指出,在社群網路平台交流的朋友,如果多數也是現實生活中的好友,人們會更快樂。

研究人員也指出,調查的結論並非反對在網路上結識朋友,因為這的確是拓展人際關係的途徑;他們認為,除了在虛擬世界的交流互動,更應該在現實生活中建立真正的人際關係。如果耗費太多時間經營虛擬世界,可能忽略了周遭更值得互動、關切的朋友。

操作電腦玩遊戲 認知障礙不上身

大腦衰退的準確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許多高齡者仍神智清醒,思維正常,但也有一些人在中年便開始出現衰退跡象。所幸,對於如何減緩思考能力和記憶力,科學家已逐漸找出蛛絲馬跡。

美國神經疾病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成員、任職於亞利桑那梅約醫療中心的醫學博士格達(Yonas E. Geda)進行一項研究,發現操作電腦、玩遊戲、製作手工藝品和參與社交活動,對延緩輕度認知障礙有一定的效果。

輕度認知障礙是一種常見的老年醫學症狀,主要症狀是思考能力和記憶力減退,但尚未達到「痴呆」(dementia)程度。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無法勝任較複雜的任務或難理解較複雜的訊息,但痴呆症患者則完全無法自行完成日常活動,包括穿衣、洗澡和進食等簡單行為。

然而,專家指出,目前已有證據顯示,輕度認知障礙可能是痴呆的前兆。至於如何延緩腦部的衰退,研究人員的建議是改變生活方式。

格達博士坦言,醫學界尚未研發出能夠有效治療輕度認知障礙、痴呆或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但相關的研究已證實,生活方式與這些病症有關,特定的活動確實能夠降低罹患這些病症的風險。

格達博士的研究,觀察受測者在中年和晚年參與精神刺激活動的頻率,藉此研判這些活動對腦部的益處。

據統計,中年時期使用電腦,能降低百分之四十八的輕度認知障礙風險。至於觀看電影、結伴出遊、玩益智遊戲、撲克牌等活動,則可降低中年和高齡者的風險百分之二十。

製作手工藝品,對中年者腦部的效果較不明顯,但在老年人身上的成效相當顯著,可降低輕度認知障礙風險百分之四十二。另外,閱讀也可能有助大腦的健康。研究人員指出,如同體能鍛鍊可以強化肌肉,閱讀時也能刺激腦部的運作活動,達到強健效果。

研究人員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這類活動還有疊加效果,也就是參與愈多項,出現記憶和思考力問題的可能性愈低。因此他們建議,中高齡者應該讓生活更多采多姿,多多參與各項靜態、動態活動,對身心都有益處。

社群媒體取暖

新款社會現象

社群媒體崛起後,訊息的傳達更快速也更廣泛,也讓社會出現顛覆性的轉變,許多過去不曾見過的現象陸續發生。

常見的網紅、網美在網路世界擁有高知名度,他們通常會分享可愛或美麗的影音內容,也有人是以搞怪、滑稽的風格吸引關注。只要不涉及欺詐,如何展現自我並沒有特定的規範。

然而,近來一波「賣慘」的行徑,已引發專家關注。「英國數位意識」(Digital Awareness UK)組織的研究指出,為了賺取流量,一些人士發布有關情緒問題的貼文,吸引關注及同情。這種「取暖」行徑無可厚非,但被濫用之後已造成「狼來了」的效果,導致一些真正面臨問題,需要關懷或協助的人被忽略,甚至遭到質疑。

研究人員對五萬多名十一歲至十六歲的青少年調查後發現,許多真正有心理健康問題的青少年上網尋求支持時被視為跟風,進而受到不公平的嘲諷和批評。這種網路上的霸凌,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創,嚴重危害其心理健康。

報告指出,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青少年受挫之際,一些網路詐欺犯乘虛而入,假意提供關懷或建議,博取他們的信任。一些青少年因此受騙,甚至被犯罪者利用或淪為同夥。

專家指出,社群媒體已成為青少年徵詢他人意見的主要平台,獲得積極的回應增強他們的自尊心,消極或負面回應會使他們的自尊心受損。

專家建議,應避免青少年過度使用社群媒體,以免沉溺其中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其次,需提供更多值得信任的諮詢管道,讓青少年了解,心理和情緒方面的問題,在虛擬世界之外,也能在真實生活中尋求解決。扶助青少年建立正確心態,才能減少媒體亂象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