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長白山天池

文/崇輝 |2019.11.11
4454觀看次
字級
西元一七○二年二月,長白山火山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噴發,繼而形成的長白山天池。這地動山搖的災難,已經過了三百多年,但是,如今的長白山天池環繞著一潭碧水的群山,還是滿目瘡痍。圖/崇輝
長白山山頂浴過火的岩石,多狀如蜂窩,輕若朽木,只有長出些青苔和小花。圖/崇輝
雄偉的長白山瀑布,附近是經常發生山體崩坍的禁區。圖/崇輝

文/崇輝

西元一七○二年二月,長白山火山最後一次大規模的噴發,繼而形成的長白山天池。這地動山搖的災難,已經過了三百多年,但是,如今的長白山天池環繞著一潭碧水的群山,還是滿目瘡痍。

站在長白山主峰山頂眺望,支離破碎的山體上,覆蓋著厚厚的火山灰,是種形態鬆散如燒透了的煤灰渣一樣的焦土。隨手撿起一塊沒有解體的大些石頭,也都是布滿氣孔,狀如蜂窩、輕若朽木,落水即浮,所以,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會出現飛沙走石的現象。

暄軟鬆散、怪石嶙峋的岩壁下面,是盆狀的火山口,數百年的積雪和降雨匯集於此,形成了藍瑩瑩,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湖泊,就是水深達三百八十四公尺,中國最深的湖泊——長白山天池。長白山天池更是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三江之源頭,也是中國和北韓的界湖。

夏為鬱鬱蔥蔥的林海,冬是白雪皚皚的雪原,本該是降雨量充沛的大東北三江水源地的寫照。然而,我到長白山時,正值盛夏,穿越層層綠油油濃密的林海之後,登上長白山的山頂,感覺這裡形如荒漠,裸露的渣土上,只有斑駁的地衣苔蘚及速生野草山花零星地分布。想來,當年熾熱的岩漿,猛烈的噴發,耗損掉了這裡土壤中的絕大部分能量,使本來應該林海雪原的地方,出現了荒漠的景象。

更讓人不解的是,水域遼闊、幽藍如海,水質純淨的長白山天池,卻鮮有魚類出沒。據說,是因為此地,夏季天池涼爽短促,冬季嚴寒、冰封期長,水中含氧量極低,再加上周遭岩石裸露,植被稀少,魚類無食可取。

這樣的地質條件,即便在擅長基礎工程建設的當代中國也無可奈何,所以,到長白山的山頂觀賞天池,沒有完好的棧道護欄,更不要講觀景平台了。

就是繞到山下,在長白山瀑布附近,有了永久性的樓梯和建築。但靠近時,才發現,這裡是隨時都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禁區,雄偉的長白山瀑布跌落的流水,在山體崩塌下來的落石塊中間奔流而出。

我曾經探訪過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和二○○四年印度洋海嘯的遺址,這兩場造成巨大傷亡的自然災難發生的地方,幾十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如果沒有人為標識的提示,很難讓不是特意來探訪的人,注意到當地還保留著的曾經發生過災難的痕跡,因此,感慨大自然奇特而巨大的修復能力。

然而,長白山天池顯然是個例外,三百多年前發生過的事,恍如昨天,還是這樣令人觸目驚心,赤裸裸地呈現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