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活化智慧

文/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2019.10.19
1547觀看次
字級

文/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當現代科技越發達,大數據開始掌握及主導了人類大部分的選擇與生活,佛教的教育方法及修行的形式,是否應該跟著現代化、創意化?新世代滑手機、叫外賣長大的青年,是否還能如懶融禪師的典座、雪峰禪師在洞山座下擔任飯頭開悟?也成了大家關注思考的問題。

最近看到,台灣政府發布持續5G的應用發展,實現智慧生活;也讀到馬雲一段文章:「過去的二百年是科技、知識的時代;未來的一百年將是智慧、體證、服務的的時代。」同時他提到,前面二十年,是人的工作機械化,模仿機器人的世代;而後面二十年,將是機器人大量灌住人的特質。於是科技發展,是否真能啟發生命的高度,帶來幸福感?

雙十國慶,學院辦理了寺院生活體驗營,多數的青年,經過了三天的行門、解門,傳回來的回響課程最有印象的還是透過頂水專注、禪修找到安靜的自己,透過典座體會自己做菜、大眾共享的喜悅,讓我重新省思佛法真理信、解、行、證的根本特質,透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或許才是佛法般若歷久不衰的體證。

仍然記得,兩年前剛接任院長時,我問師父,要幫學生安排甚麼樣的課程,讀甚麼書?師父回答:「我都沒有讀書,我都是做出來的耶。」當時候只知道我的師父在提醒我,佛法的成就,需要做中學。而今當科技腳步不斷創新,各種活潑潑的創意思惟中,佛法教育的原則突然鮮明了起來。

或許在佛法與時俱進的同時,弘法接引的方式,可以多元發展,未來的世代,大師也提到佛教可以使用體育、音樂、科技等各種弘化方式,但是佛教教育的修行、或是修行人證悟的本質,我想仍然不離天童正覺禪師所說的:「粥罷教令洗鉢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

教育界實際上也在反思現代科技的利弊,比如澳洲雪梨的Reddam House學校,在試行了五年,以IPAD取代紙本書籍後,發現學生的專注力降低,重新提倡傳統的紙本書籍,增加深度閱讀能力;教育心理學家肯尼斯(Kenneth Kiewra)發現,「親手寫字比打字更能掌握自己的想法。」透過手寫筆記,反而增加了深度理解能力。

佛法真理向來不在文字、知識,而是一種行持、實踐與體證的功夫。所以若要問機器人能否成佛?與其在心外求法,不如回過頭來問自己,修行人,能否透過思惟修,深化內證,老實在心上用功,活化智慧,涵養深藏不露的真功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