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叢林】與大屯、觀音二山遙望

文╱邱各容 |2019.10.18
1705觀看次
字級

文╱邱各容

二十餘年來,離鄉長居永和,即便如此,心底始終覺得自己還是不太適應石牆林立的都市叢林。這裡沒有芬多精,只有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這裡沒有遠離塵囂的靜謐,只有川流不息的車潮。不過,我想聲明的是生活機能的便利性是可以稱道的。

我的小書房「養浩軒」,取「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而名之。是心靈的自勉,也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切莫在混濁惡世中沉淪,保持一股清流朝日洗滌。書房位於側邊,正好可以和大屯、觀音二山遙相對望,大屯在右,觀音在左,常言道開門見山,我則是開窗見山。

在九份大竿林老家,每天早晨大門一開,第一個映入眼臉的就是雞籠山(又名基隆山),所以「開門見山」是我們家的生活寫照。唐朝青蓮居士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白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眾鳥和白雲是可移動性的,而山是屹立不動的,難怪青蓮居士詠歎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

過去面對的雞籠山如今換成大屯山和觀音山,過去與「山」的距離如在眼前,安靜時,彷彿可以聽到「山」在告訴你一些九份過往的史實,彷彿可以聽到「山」在告訴你「如果我戴斗笠的話,就表示快要下雨了。」長持以往,屢試不爽,這句話慢慢也就形成九份人的生活習慣之一。

就「視覺」而言,在老家看雞籠山,直覺就在眼前不遠處。相對的,在「養浩軒」看大屯、觀音二山,就不是那麼一回事。距離很遠,中間隔著新店溪以及台北市區。大體而言,雞籠山距離比較近,感覺上是可以近觀的;至於大屯、觀音二山距離比較遠,感覺上只可以遠觀的。

每回在書房編織文學的網絡,或許是俳句,或許是散文,或許是作詞,或許是詩,或許是文論,中間稍事休息片刻,抬頭便見大屯、觀音二山就在遠處默默地注視著我,「千萬不要停筆,繼續你的筆墨人間。」二山的諄諄之言,我又豈能不念茲在茲,更何況繪製「文學心靈的生命地圖」,數十年來始終是我不敢或忘的初衷。
無論朝晨或是暮晚;無論晴日或是陰雨;無論春秋或是寒暑,二山始終矗立在淡水河的兩側,二山永遠保持恆昶的姿態,二山依舊持續在遠處和我遙相對望。我不僅遙望二山,也在閱讀二山。在光影襯托之餘,別有清晰輪廓;在雲霧妝點之下,富有朦朧的美;在夜幕低垂之後,另有隱形之態。

二山之厚重有如仁德之人,自小成長於山中,雖非仁德之人,愛山、好山始終不離不棄,將大屯、觀音二山視同雞籠山,或許潛意識就有這樣的念頭,那也無妨。對我而我,以往的開門見山,現在的開窗見山,都是同樣的心境,我入山中,山裡有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