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 讓孩子學會思考與包容 《快樂是一隻飛鳥》和《鯨魚芭芭離家記》

文/李明足 |2019.09.29
3866觀看次
字級
繪圖/蕾歐諾拉.萊特 圖/幼獅文化提供
《快樂是一隻飛鳥》圖/幼獅文化提供
《鯨魚芭芭離家記》圖/幼獅文化提供
繪圖/宣樂軒繪 圖/幼獅文化提供
繪圖/蕾歐諾拉.萊特 圖/幼獅文化提供

文/李明足

如果要引導孩子的思考討論,幼獅近期出版的繪本《快樂是一隻飛鳥》和《鯨魚芭芭離家記》是兩本做兒童哲學思辨的好題材。

快樂沒有標準答案

翻開《快樂是一隻飛鳥》,書中艾莉一再地問:「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的提問常出現在我們身邊的好奇孩子,如果你被問煩了,是否也像艾利的爺爺奶奶一樣,引開她的一連串的問話。可是好奇的孩子哪裡肯罷休?當爺爺聊到「快樂……不快樂……」反而開啟艾莉更大的疑惑她追問:「快樂是什麼?」奶奶先回答:「快樂是一隻飛來飛去的小鳥……」光一個答案,愛莉就滿足了嗎?一言堂的話語,孩子怎能滿足?

整本書就在這個命題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弟弟,鄰居諾瓦克先生、太太、兒子,每個人體認的快樂都不同。連叫「艾飛」的狗也有想法:快樂是一座有樹、路標、路燈、沒有野貓的森林,牠可以躺在樹下啃骨頭和香腸。

艾莉收到那麼多對快樂判準,她開始整合了想法:快樂是一隻小鳥(奶奶說的),又變成巧克力(諾瓦克太太說的),又變成花園(諾瓦克先生說的),又變成一串香腸(艾飛狗說的)。」在故事結語:「快樂是一隻飛鳥……揮動一次翅膀,是眨動一次眼睛。是一根羽毛輕輕地從天堂滑落。」

當我們開始討論時,總有孩子會先發現:「奇怪了,奶奶怎麼兩次回答都不一樣?」在第二跨頁庭院裡,奶奶坐躺椅上抱著艾莉說:「快樂是一隻飛來飛去的小鳥……」,第二次在第四跨頁奶奶抱著剛入睡弟弟時在屋內,她的回答卻是:「快樂是我抱著你的弟弟阿羅……」這時我會請提問的孩子先把問題記錄下來,等一下一起討論。

共讀討論從書裡延伸到書本外,孩子說出他認定的「快樂是什麼?」跟書裡人物一樣,孩子對快樂的體認會從生活經驗連結,「考一百分我會很快樂」、「快樂是吃一球冰冰涼涼的冰淇淋」,偶爾有孩子說出:「快樂是在森林裡,涼風吹著,樹葉搖著」,也有孩子對快樂的說法前後不同,這樣他們就體會書中奶奶的感受。

主動參與願意分享

共讀另一本《鯨魚芭芭離家記》討論也一樣熱烈,先從繪本故事讀起,住在大海的小藍鯨芭芭,聽信天翁說陸地好玩,離家來到陸地,才發現雖然陸地上很有趣,她卻無法融入人群。她走得愈遠,孤獨感愈重,最後克服了困難(自己的眼淚流成河,才順利游回大海)。孩子交互討論,他們看到的不只是故事表面的在家→離家→返家而已。他們還討論到歡樂→孤獨→幸福。

於是有人提問:「在家和離家哪一種好?」「離家算不算冒險?」「孤獨的感覺像什麼?」還有孩子提到「為什麼芭芭的圖像,有時留白,有時比較具體,而且會用不同顏色?」孩子一再發現問題,提出討論,閱讀繪本不再是單向傳授,共讀繪本變得更有趣。

藉由這兩本書,孩子湧起很多討論。我做為帶領人只提醒他們不要離題太遠,並提點:這樣討論常常沒有標準答案,沒有輸贏,他們的想法可能和書中和其他孩子不一樣。過程中有思考,有討論,有思辨,有辯論,有說服,有協調。孩子主動參與,願意分享,聆聽不同的意見。就像艾莉聽了許多關於「快樂」的見解,也像芭芭在各類人群中嚐到不同的孤獨感。她們在追尋疑惑和挫折的歷程中,漸漸析理出自己的想法,也學會包容他人的意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