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小學堂】 佚名僧〈月〉

文/涼兒 |2019.09.12
3712觀看次
字級
徐徐東海出, 漸漸上天衢; 此夜一輪滿, 清光何處無? 圖/沛蓁

文/涼兒

徐徐東海出,

漸漸上天衢;

此夜一輪滿,

清光何處無?

各位小朋友們,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就要來臨了,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根據古籍中的記載,最早在周代就有「祭月」之禮,而「祭月」是上位者祭祀的儀式,是象徵集權統治,百姓們雖然不能參與,但是可以模仿。所以,當時就有貴族及文人學士,對著皎潔的月亮,作詩吟詠,抒發一己之情,月亮成為他們祭拜欣賞的對象。後來,到了唐代,賞月的風氣興盛,文人們編織與月亮相關的神話故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宋代,宋太宗下令正式定名為「中秋節」。直至今日,農曆的八月十五日一般人又稱「中秋節」為「團圓節」。

小朋友們,我們之前也讀過關於月亮的詩,還有一些神話故,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詩比較特別,這一首詩是佚名僧的〈月〉。這首詩是詩人描寫中秋之夜,月滿上中天之作,相傳是南唐創立者李附會成慶賀自己受禪登位的詩。前兩句便以「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運用了動態的美感,營造出月亮的逐漸升騰之美。首先,「徐徐」、「漸漸」以疊字形容月亮緩步爬升月之中。其次,「海」與「天」更是帶給讀者空間感,象徵「爬升高處」的崇高地位。

後兩句「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至此才點出「滿月」之題,將詩的主題性推至高峰。末兩句用了視覺摹寫,加強了月盈滿光灑落的愉悅感受。從另一層面而言,我們可以感受到末兩句,作者將心裡欣喜之情,用具體的一輪滿月及月光灑落之景表示內在的喜悅滿足,頗具個人獨特的感受啊!

此外,唐代詩聖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其中的「月是故鄉明」則是說家鄉的月亮寄託對親人的深情。人云:「月圓人團圓」因為月亮的澄澈皎潔,明月如盤,古人把月圓視為團圓的象徵,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常以明月來寄託深情。小朋友們,原來月亮容易引人遐思,古人對月亮的感受都不太一樣,那你有沒有特殊的感受呢?

有人說:「月亮是詩人的永恆的情人」,中秋節就快到了,當你正享受與家人團聚之時,別忘了抬頭看一下月亮,仔細端詳天空的明月,發揮你的想像力,說不定你也可以成為小小詩人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