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9】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73

星雲大師 |2019.09.06
3177觀看次
字級
佛教雖然講「生死一如」,目的是要我們看淡生死,進而勘破無常;但是在大限將至之際,如何讓病者身心安樂,無苦而終,這才是最實際的做法。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佛教對「喪葬習俗」的看法 10

文/星雲大師

佛教如何看待生命課題

【問】現在很多醫院都設有「安寧病房」,專門為癌末或重症患者提供「臨終關懷」的服務。請問大師,佛教對「臨終關懷」有些什麼看法與做法,請大師開示。


【答】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認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死並非生命的結束,只是另一場輪迴的開始,因此「臨終」是「昇」、「沉」最重要的關頭,它是決定「往生」最寶貴而且具有決定性的一刻。
過去一般人因為很少能坦然面對死亡,因此往往忽略了「臨終關懷」的重要。直到二十世紀中葉,由於醫學及人文思想發達,現代人終於意識到,生命的關懷應該從出生到死亡、從身體到心靈,因此有「安寧病房」的興起,並且將「臨終關懷」當成一項生命課題來研究、討論與推廣。
「臨終關懷」並不是消極的等死,而是積極的拔濟饒益,透過對死亡的認識,讓人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坦然的面對死亡。
根據《佛說無常經》說:「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若苾芻、苾芻尼,若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若見有人將欲命終,身心苦痛,應起慈心,拔濟饒益。」經中並且具體提出照顧臨終病人應該注意的事項,包括:


一、注意環境的整齊清淨、光線的柔和、空氣的流通。
二、供養佛像,使病人觀相而生善念。
三、為病人宣說阿彌陀佛的慈心悲願及西方極樂淨土的種種莊嚴,使病人生起樂生佛土之心。
四、引導病人念佛,其餘探病者亦應為彼病人稱念佛號,聲聲不絕;病人命漸欲終,即見化佛、菩薩執持香花接引,心生歡喜,必無退墮惡道之苦。
五、若命終後,眷屬應止哀,不宜大聲哭泣,當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隨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禮請法師或自行誦經,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


另外,姚秦鳩摩羅什大師說,外國習俗中,一個人從出生至臨命終時,所作的善事平時都要一一記錄下來,等到往生前,由家屬為其講說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歡喜心,而不恐懼害怕死亡。
由此可見,佛教早就注意到「安寧照顧」與「臨終關懷」的重要。佛教雖然講「生死一如」,目的是要我們看淡生死,進而勘破無常;但是在大限將至之際,如何讓病者身心安樂,無苦而終,這才是最實際的做法。
當然,生命不是臨終的時候才需要關懷,生的時候就要給予照顧;甚至臨終關懷也不是只對臨終的病人所做的醫療照護,而是對廣大社會大眾施以一種廣義的死亡教育,讓人正視生死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逃避不談。因為有生必然有死,死前的臨終一刻是每一個人必然要面臨的;既然人人都或早或遲要步入不同性質的臨終期,就應該早做準備,包括心理與生理上的準備。
甚至即使說「臨終關懷」是針對即將死亡的病人所做的關懷,也不應該只是在安葬遺體、處理完後事就算結束,而是應該對他的精神事業,以及後代子孫繼續給予應有的幫助,讓他能「死得安心」、「死得瞑目」。所以「臨終關懷」不在於關懷生命活得多長,也不只是關懷死時的情況或死後的安葬問題,應該關心的是死後的去處、死後的安心,這才是臨終關懷的真正意義所在。


 【延伸閱讀】


面對死亡




人有生必然有死,生了要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是環形的。生不是最初,死也不是總結;生死是二而一,一而二。有的人生而歡喜,死覺悲傷,其實這只是見到一半的人生。生也不一定可喜,人生是苦;死也不一定要悲傷,死亡可能是解脫,或者到更好的地方去,所以死亡如移民,不必太計較。面對死亡,為什麼會悲傷?這是因為不知道死了以後還有沒有。其實不必要掛礙,一顆黃豆,一粒稻穗,收成以後,再播種下去,還會再生,人為什麼不會再生呢?
但是,死亡畢竟是人生所掛念的事,「視死如歸」是不容易的境界。死亡有什麼掛念的呢?
一、掛念子孫:有的人面臨死亡的時候,他並不掛念自己何去何從,反而掛念子孫將來該怎麼辦?兒女還沒有嫁娶,孫子年齡還小,不知今後如何依靠?就是有萬貫家財,這時也不知道如何為子孫分配,心中只是一直對子孫掛念不捨,所以只有懷著抱歉,黯然閉上雙眼,把遺憾帶進棺材裡。
二、不捨事業:有人一生勤勞創業,事業稍有成就的時候,死亡也在這時翩然而至。這時候,對自己一生辛勞所獲得的成就,萬般不捨。聰明的人賺錢,生時就要樂善好施,作種種用途;不聰明的人,所賺的錢財,只有留給後人使用。只是,錢財不知託付何人,所以就會掛念自己所創辦的事業,今後怎麼發展?但這種罣念也是徒然,無補於事,等雙眼一閤,雙腳一伸,再多的事業也不得再管了。
三、抱憾後悔:人到死亡的時候,一生所做的大善大惡,這時都會一一浮現在他眼前。所做是善事,倒也罷了,假如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這時就會後悔。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不死心」,不到臨終時,不會知道自己的所行所為。假如在往昔生中,有做過缺德的事,這時想要補償,也很困難。就連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臨終時有人問他:有什麼遺言要交代?他說:我欠人一隻雞,還沒有付錢!從好處說,大哲學家不會拖泥帶水,不想對人有所虧欠;說得不好聽,在這個世間上,我們有檢討過,是自己欠人家的多?還是人家欠自己的多?假如別人欠自己的多,可以含笑而去,假如自己欠別人的多,在這種生命交關的時刻,又怎麼來得及償還呢?
四、死後去處:人到死亡的時候,種種掛念當中,最掛念的,就是死後要到哪裡去?關於這一點,佛經裡早已講得非常清楚。所謂「一心法界」,死後的去處有四種聖人的境界:佛、菩薩、緣覺、聲聞;有三種善道:天、人、阿修羅;有三種惡道:畜生、餓鬼、地獄,一共是十種道路。一般人,四聖不容易有分,三善三惡的六道輪迴,這是必然的。會到哪一道?這也是不由罣念。因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平時所做的善惡業,這時都已安排好了你的去路。生命是「薪盡火傳」,木材雖然燒盡了,只要換一根木材,生命的火還會一直繼續燃燒。只是生命的結案,是善道?是惡道?就要看自己往昔所造的諸業了。
說到死亡的掛念,人到臨終的時候,你最懷念的人,最掛念的人,都由不得自己處理。面臨死亡,應該面對現實,接受死亡的考驗,並為來生結個好緣,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摘錄自《人間萬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