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腎治療新曙光

陳玲芳 |2019.08.31
3163觀看次
字級
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出席記者會解說何謂多囊腎與患者注意事項。圖/記者陳玲芳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養師所設計的食譜。圖/記者陳玲芳

文/記者陳玲芳

阿勝在十八歲時,迎來一份沉重的成年禮「多囊腎」。阿勝父親是一名多囊腎患者,從囊腫疼痛到透析治療的辛苦都已經歷過了,所幸目前已經移植新腎臟,重拾新生活,但這二分之一的機率,阿勝卻沒躲過。

阿勝選擇先樂觀展開他的大學生活,暫時拋開一切去享受青春。但他與多數「沉默」的病友不同,在當完兵後,再次下定決心,勇敢地面對多囊腎。當時幸有衛福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醫師的專業照護,才讓阿勝卸下心防,持續回診追蹤。

衛福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說,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有高達二分之一的遺傳機率,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通常在二、三十歲時不會感到不適,過半數病友是在邁入四十歲後,腎功能開始急遽惡化;隨著囊泡的不斷增生,腎功能持續衰退,最終恐導致腎臟衰竭,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洗腎)或腎臟移植(換腎)。

多囊腎患者最為常見症狀,是腎臟出現許多囊泡而導致腎臟腫大,較嚴重者甚至可自行觸摸到腫塊、受其壓迫而造成腰部、腹部的痠痛、高血壓;而泌尿道系統常見的表現為血尿、蛋白尿、泌尿道感染、尿道結石等。

台灣慢性腎臟病人超過三十二萬人,需長期透析人數達八萬多人。而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DPKD,俗稱「泡泡腎」或「多囊腎」)是最常見遺傳性腎臟疾病,大約每四百至一千個人中就有一位患有此病,且有一半機率遺傳給下一代;根據一九九七至二○○六年台灣健保資料庫,多囊腎病患約占台灣洗腎病患百分之二點四。

以往多囊腎患者沒有任何治療方式,只能以控制血壓及配合日常習慣來延緩病程,在缺乏有效治療方式的情況之下,許多患者都選擇放棄追蹤治療。所幸,去年六月,多囊腎新藥正式取得藥證,讓許多病患再次燃起希望,但礙於治療的費用高昂,又使病患再次「卻步」,直到今年七月新藥正式通過健保給付,才真正的讓病患看到曙光。

吳麥斯說,去年通過藥證後,台灣已有多位病患自費使用,效果顯著,有效減緩腎功能惡化。目前雖然有條件給付給慢性腎臟病第三期病患,但期望未來在更多的臨床試驗後,能放寬給付規定,讓更多患者受惠。他提醒家族有多囊腎病史者,應及早檢查追蹤,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祕書長吳苡璉說,過去多囊腎病友多數採用支持性療法,請腎友多喝水、注意血壓、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及規律追蹤。除了支持性療法及藥物治療外,慢性腎臟病友也需輔助介入「低蛋白飲食」。

基金會營養師表示,病友在實踐低蛋白飲食時,會有不同疑惑,包括何為低蛋白飲食、量要怎麼控制、哪些食物適合吃、哪些不合適等,最常遇到的是因缺乏正確觀念,反而導致熱量不足,使腎功能加速退化。因此,基金會決定創辦「豐腎食堂」,提供腎友在飲食控制上所需要的協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