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星雲大師的自學之道

文/妙凡 |2019.08.20
8856觀看次
字級
近日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家師星雲大師的《自學之道》,書中談到出生於戰亂貧窮,從未進過學校讀書的大師,如何自學佛法、文學、編輯、管理、演講等等,在倥傯忙碌的弘法生涯中,大師怎麼做到自學不斷? 圖/台灣商務印書館提供

文/妙凡

近日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家師星雲大師的《自學之道》,書中談到出生於戰亂貧窮,從未進過學校讀書的大師,如何自學佛法、文學、編輯、管理、演講等等,在倥傯忙碌的弘法生涯中,大師怎麼做到自學不斷?並成為龍應台女士筆下「這個揚州的孩子走進了棲霞山寺,從窮凶極惡的時代裡堂堂正正走出來,沐浴心靈,布施人間。」在此淺談個人對大師自學的一些粗淺的觀察,提供給讀者參考。

一、從助人中自學

大師與文字的結緣,是在戰爭、動亂、貧窮的年代,在《百年佛緣》中,他提到讀書認字是從不認識字的母親那裡學會不少字,大約十歲的時候,母親常常在病床上「住夏」,為了讓生病的母親解解悶,大師就讀讀一些圖畫書或一些家鄉流行的俚語小書七字段,念錯發音,母親則予以修正。後來,雖有因緣到私塾念書,每次去就要繳交四個銅板,後來看到母親辛苦籌錢,心裡不忍心,也就不去了。

此外,童年時候也常隨著疼愛他的外婆參加一些善門(善堂)的聚會,聽他們念一些勸人向善的詩偈,都很容易朗朗上口,好比:「叫你修來你不修,死後被牛拉額頭」;或者:「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他;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等等一些淺顯易懂的字句。大師在耳濡目染的學習中,常常念誦給外婆聽,讓外婆歡喜高興。早年詩詞歌賦的薰習,除了讓大師深明因果,也開啟了後來的文學弘法之路。

曾經,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生們請問大師:「您的密行是什麼?」大師說:「是密行就不能告訴你。」接著,他微微一笑,說:「我的密行,就是一生中都要對人好。」因為想要對人好,想要幫助別人,成就了大師學習的因緣之一。

二、從分享中自學

有一回,大師應高希均教授邀請出席「星雲人文論壇」專題講座,那一次大師講演的主題是「十場戰爭」,待要上台時,掛念他眼睛看不到的長老慈惠法師主動和大師提起:「需要我在旁邊幫您提示嗎?」大師自信的說:「不用,我都記得。」當天,加上英文翻譯,時間不多不少,十場戰爭就在規定的三十分鐘裡講完,獲得滿堂彩。

眼睛看不到的大師怎麼用功?他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演講前,我去法堂看大師,大師說:「妙凡,你聽過十場戰爭嗎?」哦!哪十場戰爭?我心裡還在想著,大師就已經娓娓道來十場戰爭的內容:「與天爭高,與地爭平,與氣爭清,與水爭通,與財爭捨,與時爭久,與世爭緣,與人爭和,與情爭淨,與心爭大。」十場戰爭在大師行雲流水的思緒裡,是他一生豪情壯志的願心,與世無爭的豁達和願心的昇華,每一場戰爭都是心的修行和轉識成智的革命。走筆至此,當時大師娓娓道來的自如清明,穩如泰山的自在模樣,歷歷在目。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那一次之後,我想通了一些事情,大師台上台下不斷的宣說佛法以及熱愛寫作,是善法的複習再複習,這些都成就了他非凡的記憶、口才和對佛法的體悟。有一次和大師在佛光山的大雄寶殿跑香,大師說:「我這一生說給別人聽的,寫給別人看的,都是我在做的事。」大師文學創作的一生也是他宗教實踐的一生。三百六十五本《星雲大師全集》就是他一生自學的成果和人間佛教思想的集大成。

三、從弘法中自學

二○一二年底,我回到剛成立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任職,得以更近距離的親近大師。當時,大師的眼睛幾乎看不見了;但是,這並沒有妨礙他的學習和對國家社會的關心,他無時無刻的打開六根,隨時隨地的關心世界各地的聲音,從十方湧進的聲浪中,他不斷的思考和擘畫人間佛教的未來,有一次在傳燈樓主管會議,年近九十的大師說:「我隨時都在更新軟體。」

他在課徒、會客、書寫一筆字之餘,在二○一三年時口述《百年佛緣》、二○一四年為緩解慈濟內湖引發的社會批評佛教的輿論,他寫了《貧僧有話要說》,後來相繼完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慈悲思路,兩岸出路》等。而當時,已年近九十的大師,同時指導建設藏經樓、人間佛教研究院,為佛教的永續未來,培養高等人才。

為了要興學育才、建寺弘法,初始佛光山開山,他和建築師以大地為草圖,樹枝為畫筆,形塑人間佛教寺院學校化的空間結構,至今全球五大洲近三百間的道場;為了要辦教育,他禮敬十方賢達,百萬興學,聚沙成塔,有台灣宜蘭的佛光大學、嘉義的南華大學、美國的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等五所大學;他一生愛好文學,少年時在叢林編寫「我的園地」,後以摩迦、腳夫、雲水樓主、趙無任等筆名,在各種報紙、雜誌發表文章,一生筆綴不斷,二○一七在台灣出版煌煌巨著的繁體版三百六十五本《星雲大師全集》, 二○一九年在大陸出版簡體版。

大師倡導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知行合一,解行並重。以緣起中道為核心,凡事尊重包容,廣結善緣;實踐的法門是「自依止,法依止」,承擔「我是佛」,依靠自己的勤勞、努力、慈悲、發心,這是大師一生自覺、自學,行佛成就的關鍵。《南方周刊人物》論述大師一生,集宗教家、教育家、文學家、建築家、慈善家等各項卓越成就。而這些成就的原動力,都是因為大師一心一意想要弘傳佛法,利益他人的成就。

逢此《自學之道》成書之際,祈願所有見聞此書者,都能開創幸福平安的人生,這是大師一生文學弘法的心願,如其詩偈明志:「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平生何所願,平安幸福照五洲。」大師威德福海,加之緣起甚深,我以淺薄之識無法描述大師之一二,僅以此篇文章,略述心得,紀念此書出版因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