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智慧】 孔子厄於陳蔡(下)

文/嚴崑晉 |2019.08.15
2022觀看次
字級
在孔子的教席下,以多年來的師兄弟情誼,子貢應當是清楚顏回素來「仁人廉士」的形象,也知道他是老師最欣賞的學生。圖/Vita

文/嚴崑晉

在孔子的教席下,以多年來的師兄弟情誼,子貢應當是清楚顏回素來「仁人廉士」的形象,也知道他是老師最欣賞的學生。孔子曾說:「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對於「安貧樂道」的顏回是十分地讚賞。又曾說如果顏回有個大家庭,自己很樂意當他的管家,可見老師對顏回的鍾愛。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子貢要如何指出顏回的過失呢?他先是問「仁廉之士」會否因窮困潦倒而改變氣節,老師肯定說不會之後,再問素有仁人廉士形象的顏回,也會改變氣節嗎?得到老師正面肯定顏回的氣節之後,他才說出自己看到與老師的教導不相符合的事實。透過迂迴的問話,可看見子貢對老師平日教導的尊重,是將他所見不合所教導的現象提出,而不是馬上陳述他所看見的,要老師去幫他質問顏回,計較一個對錯。這樣的問話方式,是懂得分寸、留有餘地、不傷害到人的理智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在聽完子貢說顏回偷吃粥的情事之後,並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反倒是平靜而篤定的說出自己對顏回品格的信任。正因深信不疑,才不會被事情表象的是非對錯所動搖,而欲探究動作背後的「存心」,以明白箇中原委。因為有時候我們親眼所見的不見得就是事實,所以孔子先阻止子貢說出去,以避免因誤會而傷人。正如同《弟子規》中所說:「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在尚未釐清箇中原委之際,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這般為人設想的仁者胸襟。

當孔子召喚顏回時所問的話,完全是跳開子貢懷疑所帶來的氛圍,單純得只是身為一位老師,想先用煮好的粥來祭祀祖先表達孝心而已,十分自然。這一方面顧全他們師兄弟之間的情誼,如果顏回知道自己的師兄對他人品的不信任,對一個一直在仁道上精進努力的人來說,將會引以為恥的。另一方面,對素有品德的顏回來說,自然知道祭祀祖先應有的禮節,而粥又是他煮的,禮貌性地徵求同意是再也不過的。因此,孔子簡短自然的問話,讓我們領受到其中飽含的智慧與人情的練達。在那一當下,能有如此修為,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於是,顏回偷吃粥這一動作背後的存心,就在一問一答之間和盤托出,既化除子貢的懷疑,又再次證明孔子的識人之明。希望日後在日常生活中,有類似的情況發生時,能記起這篇故所教給我們的道理,在子貢、顏回、孔子身上學會與人和諧相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