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腳抽筋 當心鎂中不足

陳玲芳 |2019.07.17
346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許多人有半夜腳抽筋、突然「痛醒」的經驗,「鎂」中不足,可能是你抽筋的原因?專家提醒,如果經常感到疲勞、焦慮、憂鬱、頭痛、抽筋、生理期不適,甚至正面臨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腎結石、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威脅,那麼體內可能缺少一個重要元素,那就是「鎂」。「鎂」是人體細胞內第二多的礦物質,許多人對鎂的攝取不足,因為鈣鎂失衡,容易產生抽筋。

根據《美國家庭醫生》期刊二○一二年研究,成年人半夜抽筋原因很多,近六成很難找出單一確切原因。主導研究的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副教授葛瑞森(Scott Garrison),試著將「可能造成抽筋」的成因,歸納為「足部受寒」、「運動過量」、「電解質失衡」、「血液循環不良」、「情緒緊張」、「缺乏特定營養素」、「懷孕婦女」、「腎臟病等疾病」八大原因。

比方說,夏天電扇或冷氣直接吹腳,冬天半夜天氣偏冷,或是棉被沒蓋好,都容易造成「足部受寒」。白天過度運動,肌肉太疲勞,或是肌肉肌腱拉傷,「運動過量」可能造成腳抽筋。長時間曝晒在炎熱大太陽下,未防晒與及時補充水分,或是運動時大量出汗,身體流失過多水分和電解質,「電解質失衡」;久蹲、久站,壓迫肌肉與血管,「血液循環不良」引發抽筋。

青少年、中年婦女

抽筋是肌肉痙攣(muscle cramp),「情緒緊張」時肌肉也會突然、不自主強力收縮,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缺乏特定營養素」,礦物質如鈣、鎂和鈉鉀離子等攝取量不足,會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導致抽筋。「懷孕婦女」有較高機率抽筋,因為體液總容積增加而電解質不平衡,胎兒在子宮的負荷,也會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良。「腎臟病等疾病」,如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能造成電解質代謝異常;還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易因環境溫度改變,影響血液循環而導致抽筋;神經病變,也可能引發抽筋。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指出,容易抽筋的高危險群,除了長久站立、生活緊張、運動過度等原因,根據臨床經驗顯示,小腿抽筋者多發生在十五到二十歲青少年,以及四十歲以上婦女。

臨床案例,一名四十歲婦女,常在睡夢中因為小腿抽筋而痛醒,原以為是「咖啡喝太多,鈣質攝取不足」,她於是拚命喝牛奶、吃鈣片,卻仍不斷抽筋。就醫抽血檢查,才發現是體內礦物質「鎂」缺乏導致。造成腳抽筋的原因很多,「鈣、鎂濃度失衡」是其中之一,因為鈣、鎂可以穩定肌肉的細胞膜,一旦體內鈣鎂失衡,就容易造成腿部肌肉抽筋。

適當攝取鈣鎂

降低抽筋機率

何一成指出,唯有每天攝取的鈣與鎂比例適當,約為「二比一」或「三比一」,才能有效減少發生四肢抽筋的機率。他建議,除了補充鈣質,也要適量補充鎂,鈣質含量較高食物包括乳製品、油菜、莧菜、芥藍菜等,而鎂含量較高食物則有紅豆、綠豆、黃豆、蓮子、堅果類等。

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雯表示,要預防電解質不平衡,「補充足夠水分」也很重要,避免飲用太多利尿的茶、咖啡,以免身體缺水,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導致半夜腳抽筋。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抽筋次數過於頻繁,需要就醫診斷,確認病因,以免延誤病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