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豐 台灣的孩子自己愛

郭士榛 |2019.07.13
3303觀看次
字級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關懷台灣的孩子。圖/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紙風車《幻想曲》彩排大合照。圖/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小口袋〉圖/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提供

文/郭士榛

舞台上紙風車劇團演員賣力排練《紙風車幻想曲》每一支舞作和戲劇,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同時也是紙風車劇團總編導李永豐常漫不經心做著自己的事,但每遇排演《後山天使》這齣戲時,李永豐就會專注看著台上演員認真的表現,並說:「他們夫婦是外國人,卻願為台灣孩子獻出畢生心血,我們怎能袖手旁觀,置自己台灣孩子不顧呢!」

深受後山天使感動

李永豐常和周邊人介紹這段感人故事,「50年前,有一群外籍傳教士、醫生飄洋過海,不計名利,提供台灣這塊土地較為先進的醫療,其中一位是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譚維義,和妻子在1961年舉家遷到台東,一待就是33年,全家人一生奉獻,全力照顧台灣許多小兒麻痺患者。」這個故事讓李永豐備受感動,編成《後山天使》隨《紙風車幻想曲》在全台巡迴演出。除向譚維義醫生致敬外,李永豐說:「譚醫生過去照顧台灣孩子,現在,該由我們自己來守護台灣的孩子」。

一生從事表演藝術的李永豐常認為,「台灣的希望在下一代,何不把選舉經費拿來為下一代做些事,多點機會給孩子。」李永豐希望大家能像譚維義一樣,「把無私的愛像麥種般,灑到每個大人、孩子的內心。」紙風車劇團發起「愛屋及烏」計畫,希望國家機器可以啟動,讓台灣下一代有機會接觸藝術與美學,展現創意,改變台灣的未來。

舉手之勞推愛偏鄉

李永豐也經常問朋友:「你知道誰除了養家活口,還能負擔給其他小朋友看戲的費用?」李永豐希望每個人都能愛屋及烏,發揮舉手之勞,多買1、2張票作為藝術待用券,讓更多偏鄉或是弱勢的孩子也有機會到劇場看戲聽音樂會,親近藝術與創意,才有機會翻轉他們的視野與命運。

出生在嘉義布袋海邊的李永豐,生長環境讓他沒有機會了解藝術,直到嘉義東石高中美術老師楊元太引導他看藝術品、聽古典音樂,他才漸漸培養出美學修養。

大學考了7次,當完兵才考上北藝大。李永豐表示,高中的藝術啟蒙讓他知道,打開視野面對世界,就一定要受教育,所以他堅持要考上大學,了解外面的未知世界。「後來有機會到紐約MoMA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真跡、米羅的大紅、康丁斯基的理性跟旋律、畢卡索的奔放自由……最後也將這些接觸藝術的經驗結合在兒童劇中。」李永豐說。

百萬親子聆賞戲劇

現在他的兩個孩子也長成青少年,因為李永豐喜歡藝術並擁有資源,能培養兒女欣賞許多好看、好聽的藝術表演和展覽,孩子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國外的藝術文化。「每次我送孩子上飛機,總會想:我的孩子有機會接觸美好的藝術,可惜我的能力只能做到這些,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台灣更多孩子一樣可以欣賞美學和藝術?」

13年來,為了台灣下一代,紙風車劇團推出「紙風車319和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至今在戶外演出,共有超過百萬人次參與,李永豐指出,紙風車為避免不必要的政治紛爭,不曾申請政府經費補助,全是靠企業界的支持,及喚起大眾的參與,不論是捐款、義工、當地的表演,大眾的參與比龐大的捐款更有意義。

沒能力進場令人憂

今年5、6月,紙風車《紙風車幻想曲》由偏鄉回到城市,由戶外再進入劇場,比對這次紙風車劇團在國家劇院的演出,過去低票價最快秒殺,現在則是高票價迅速搶光,其他票價則明顯呈現緩成長曲線,「這代表有能力消費的還是會進來買最高價位的票給孩子看,其他階層消失了,那孩子怎麼辦?全世界都在用設計創意改變傳產,那翻轉台灣下一代的力量在哪裡?」

各場次門票九成已售罄,李永豐說,門票一搶而空當然是好事,但他擔心的,是想看戲卻沒有能力消費的族群。「前陣子368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計畫走到高雄,現場湧進6000人,讓我感動的不是場面,而是有這麼多家長願意帶著孩子來接觸藝術,但最現實的問題是,因為活動是免費的,家長沒有負擔,才有餘裕參與。」

盼政府啟動大作為

李永豐直言,「如果有一天,孩子們回去跟他們的父母親說,今天因為文化部或是教育部的某某計畫,他們全班都去劇院看了表演,去音樂廳聽了音樂會,我會很感謝,知道我的國家為我們的下一代確實做了些甚麼。」

「我19歲開始作兒童劇場,到現在超過25年了,一直以來的心願,就是要讓全台灣每個孩子都能享受看兒童劇的樂趣,但經濟很現實,都會中產階級有錢買票讓孩子看戲,但鄉村、勞工的孩子卻常連一次機會也沒有。」李永豐說,紙風車劇團推出「愛屋及烏」計畫,除了鼓勵大眾認購藝術待用券協助偏鄉地區的孩子看戲,也建議大家不妨辦一張中信紙風車認同卡,啟動定期定額小額捐款等作法,團結大家的力量,讓口號變成實際行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