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將取代 2千萬製造業職缺

 |2019.06.27
1197觀看次
字級
報告指出,預計到二○三○年,全球約二千萬個製造業職位將被機器人取代。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二十六日發表報告說,預計到二○三○年,全球約二千萬個製造業職位將被機器人取代,進而延長所得差距惡化趨勢,但提高整體經濟產出。

根據該報告,人們愈來愈擔心自動化和機器人在提供經濟效益的同時,會不成比例地淘汰低技術工作,並加劇社會和經濟壓力。牛津經濟研究院得出結論,即使在同一國家,低技術工作地區的失業率將是高技術工作地區的兩倍。

各界正激烈爭論,自動駕駛汽車和卡車、機器人食品準備、自動化工廠和倉庫營運等技術的興起及其對就業的影響。

許多分析人士指出,自動化通常會帶來更多就業機會,而非減少就業機會,但近年來這種趨勢造就技術落差,導致許多工人失業。

該報告強調,機器人的發展最後可能會提高生產力和經濟成長,且創造新職缺的數量大致和取代的一樣多。

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每安裝一台機器人平均會取代一點六個製造業工人,低技術工作的地區受影響最大。

報告中分析,更多人擁有較低技術工作的地區,往往經濟較疲弱,失業率也較高,更容易因機器人而失去工作崗位。

此外,退出製造業的工人往往會在運輸、建築、維修、辦公和行政工作獲得新工作,而這些領域職位又容易受到自動化影響。

二○○○年以來,機器人的出現已經減少全球約一百七十萬個製造業職位,包括歐洲四十萬個、美國二十六萬個和中國大陸五十五萬個。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中國二○三○年將擁有多達一千四百萬個產業機器人。

據估計,若全球機器人數量增加百分之三十,全球GDP將因生產力提升而增加五兆美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