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遊藝事】巴黎玫瑰屋咖啡館

文/林政儀 |2019.06.26
3016觀看次
字級
阿布魯沃街(Rue de l'Abreuvoir)和索爾斯街(Rue des Saules)交叉處著名玫瑰屋咖啡館。圖/林政儀
瑰屋咖啡館內部一景。圖/林政儀
純素的法式料理。圖/林政儀

文/林政儀

今年五月巴黎之行,蒙馬特區百年咖啡店的造訪,是出發前幾日一時興起所增加的行程,於是抵巴黎的午後,便至蒙馬特高地聖心堂乘興而遊,接著在領事館咖啡館稍作休憩,離開時,趁著天色仍亮,繼續漫步在蜿蜒的鵝卵石街道,感受著昔日蒙馬特的藝術氛圍 。

追溯十九世紀中期之前的蒙馬特高地,仍是一個巴黎近郊的鄉村,到處都是田地、葡萄園和風車的景象。直至十九世紀中期喬治.歐仁.奧斯曼男爵(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主持規模浩大的巴黎改造,改造工程包括:拆除擁擠髒亂的中世紀城區、設計十二條林蔭以凱旋門為中心輻射狀向外延伸至巴黎各區的寬敞街道、新建整齊劃一的奧斯曼建築、建設新的下水道系統和公園等現代化工程。

其中,扭轉蒙馬特區命運的政策,是奧斯曼男爵將巴黎外圍的郊區劃入巴黎市,於是,處於巴黎北邊郊區的蒙馬特高地有幸劃分入巴黎二十個區的第十八區。

改造後的巴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不僅解決巴黎幾世紀以來因人口暴增,導致居住空間擁擠、交通不便、環境衛生每況愈下和傳染病叢生等問題,巴黎也成功被視為都市現代化典範而聞名遐邇。

併入巴黎市區的蒙馬特與近代世界藝術發展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主要是改造後的巴黎市中心房租高漲不下,導致無法負擔房租的民眾搬遷至離市中心不遠的蒙馬特區,蒙馬特由農村漸漸地轉變成生活功能具足的新樂土,聚集眾多餐廳、咖啡館、麵包店和小酒館等。

從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蒙馬特區低廉的房租和物價吸引無數藝術家移居此地,包括:馬奈(Manet)、梵谷(Van Gogh)、竇加(Degas)、雷諾瓦(Renoir)、塞尚(Cézanne)、莫內(Monet)、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高更(Gauguin)、畢卡索(Picasso)、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等人,因此蒙馬特區在西方近代美術史有著「藝術家的搖籃」之譽。

從領事館咖啡館離開後,沿著諾文街(Rue Norvins)往東晃遊,不一會兒便至聚集眾多畫家的小丘廣場(Place du Tertre),廣場上布滿許多畫家攤位,每個攤位上都掛著幾幅畫作,讓遊人可依自己喜歡的風格選擇畫家為自己畫一幅肖像畫。從小丘廣場離開後,便晃遊至阿布魯沃街(Rue de l'Abreuvoir)和索爾斯街(Rue des Saules)交叉處著名玫瑰屋咖啡館。

一九○五年傑曼.皮喬特(Germaine Pichot)創建玫瑰屋咖啡館(La Maison Rose),粉紅色外觀與店名如出一轍,夢幻且浪漫地先後吸引藝術家與法國名歌手前往,藝術家有畢卡索、莫迪利亞尼、蘇珊娜.瓦拉頓(Suzanne Valadon)和莫里斯.烏特拉羅(Maurice Utrillo)等人,而歌手有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芭芭拉(Barbara)、查爾.阿茲納弗(Charles Aznavour)、克洛德.努加羅(Claude Nougaro)等人,都曾多次光顧玫瑰屋咖啡館。一九一二年藝術家莫里斯.烏特拉羅.拉桑特的創作,一幅名為〈La Maison Rose〉的油畫清楚地描繪玫瑰屋咖啡館當年的模樣,與一百多年後的今日,沒太大差別。

走到玫瑰屋咖啡館前,一邊翻閱門口擺放的菜單,一邊等待咖啡館開門營業,不時看到各國旅行團在咖啡館前或停留或拍照,有說著義大利文、英文、中文、韓文和日文等語言的導遊激昂地向團員解說咖啡館的歷史,一團接著一團,不時堵住上、下山的車輛,可見粉紅色外觀的玫瑰屋咖啡館名氣之響亮。

而門外的我,經過一整個下午的蒙馬特之旅,已是飢腸轆轆,而咖啡館卻過了應開門營業的時間仍大門深鎖,忍不住從玻璃窗向內望去,只見館內兩位工作人員坐在餐桌前,心無旁騖地細心摺著早已堆成一座小山的餐巾紙,不禁叩門示意,不料更激起兩人更專注於紙山之中。於是,門外一波波食客不耐久候便漸漸散去,而我仍在門外耐心等候紙巾山的封頂,並期待能吃到菜單上純素的法式料理。

晚上七點,工作人員終於完成紙巾山,接下來開始擦一小籃刀叉、插花,七點半總算打開大門。我與友人拖著疲憊的身心踏入這間名店,各點了一份蔬菜沙拉和一份焗烤花椰菜、碗豆、西蘭花、鷹嘴豆泥、松子的料理,以及甜點、咖啡,工作人員很優雅地依序上菜,並詢問口味是否得宜,適時地將我們水杯加到八分滿,整個晚上店內再也沒有任何客人上門,真是一個特殊而奇妙的用餐經驗。

玫瑰屋咖啡館的餐點與桌邊服務,果然如傳說中的美好且周到,只是,想一親玫瑰叢中唯一一朵盛開的玫瑰時,要十分小心那一叢的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