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從「時間銀行」到「法界銀行」

林聰明 |2019.06.26
1709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聰明 南華大學校長

近來由於少子化、老人化的衝擊,加上經濟不景氣,目前不少子女在經濟上無法負擔年老長輩的照護費用,即自己長期請假來照顧,也都是一種莫大的壓力。為了解決此種困境,要如何未雨綢繆讓未來老者自己解決「後顧之憂」?

目前在歐美國家試辦推動的「時間銀行」概念,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過去曾因一位留學瑞士的學生在網路上發表一則文章,引起了各界重視這種概念。那位留學生發現他的房東67歲是一位中學退休教師,已有豐厚的養老金,足夠養老,但還是每周抽出時間去照顧一位87歲的獨居老人。房東告訴他,去工作照顧老人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把她工作服務的時間存進所謂的「時間銀行」,等到她未來生病或年老身體不能自己行動時,需要他人照顧時就可以支取。

她每周花2小時去幫忙老人購物,整理房間帶老人出去日光浴、陪老人聊天等。在她服務1年後,政府發給她一張時間銀行卡,累計她的工作時間數等到未來需要別人照顧時,可以憑著手中的時間銀行卡,去申請支取,時間銀行會指派義工到醫院或家中來照顧她。此位同學也發現房東太太有一次在擦桌子時,從凳子上摔下來,經醫生檢查,為腳踝骨破裂需要臥床療傷,她向時間銀行提出了支取申請。後來時間銀行派了一名護理人員前來照護房東並且陪她聊天做復健,痊癒之後,房東太太又去申請照顧2位老人,她希望趁自己還健康時多存點時間在「時間銀行」等到未來有一天不能行動時,再支取使用。

此種用時間銀行養老方式,不僅為國家節約了養老開支,也解決了一些其他的社會問題。其實時間銀行概念是早在1980年由美國埃德加.卡恩(Edgan Cahn)教授於英國所提出。那時為了因應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而衍生的社會需求,他希望透過時間銀行的模式,為社會帶來一些經濟和精神上的效益。目前世界已經有超過1000個以上的時間銀行。

在台灣,已經從1995年開始推動。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及基金會也在嘗試推動,當然也面臨了一些問題,包括著重單向式的儲存服務、信任感缺乏、區域不夠普及,缺乏區塊的整合等,目前科技部亦在結合資網科技、文史、社會及社區發展展開了3年的實作計畫,期許未來能在結合人工智慧及區塊鏈結,讓未來時間交換,能夠成為一種理想的社區服務。

由於經濟活動發展的需要,很多子女遠赴他鄉工作,無暇就近照顧年邁的雙親,因此「時間銀行」支領的概念已不是只限制儲存當事人可用,有些國家也擴及遠方的親人有需要時,也可以提領經過允許的他人如子女或親友的儲存時間,此種社會安全服務網絡如能順利推動,真的可以達到「易子而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甚至幼兒照顧,「易子而教」、「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就看「時間銀行」互動連線的品質、推廣及普及性了。

參加時間銀行的人必須存有愛心,經過訓練觀察,因為此項工作不只是為自己存些時間福利而投入服務,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有無私無我的服務利他精神,如果能夠讓參與者具有三好精神和因果概念更是容易實現。根據佛教經典,我們人一生中的起心動念,言語舉止,均會儲存在第八意識即阿賴耶識中,它是一個龐大的「法界銀行」。當我們的生命活動開始時,即受到過去儲藏在法界銀行的種子(存款),以及現前因緣的影響,而這一輩子所有的行為,好、壞、善、惡也全都會存錄在法界銀行中,所以當我們想要累積上述的「時間銀行」存款時,如果能具有因果觀念的「法界銀行」及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概念,將自己的善根、福德儲存在阿賴耶識裡,讓兩種銀行的存款與日俱增,則不但能提升個人生命的尊嚴與價值,社會也能更趨向祥和。最後我們期許在推動「時間銀行」之際,大家均能以三好的精神與實踐,孕育「法界銀行」的資產,讓未來更美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