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人類與AI共存的藍圖

文/李開復 |2019.06.16
2447觀看次
字級
《AI新世界》圖/天下文化提供
《AI新世界》圖/天下文化提供

文/李開復

我在台灣接受癌症化療的時候,有個老朋友來找我,他是一位連續創業家,最近新創辦的公司出現了一點問題,所以來找我聊聊。他創辦過幾家成功的消費性科技公司,也把這些公司賣了。隨著年紀漸長,他想要做點更有意義的事,幫科技新創公司經常忽略的人群打造產品。我們兩個的年紀都已經到了父母的日常生活需要更多協助的階段,所以,他決定設計一項能夠幫助老年人的生活過得更輕鬆的產品。

他做的是一種直立機台,上面有一個可以觸控的大螢幕,整座機台安裝在老年人床鋪的旁邊。螢幕上有幾個簡單、實用的應用程式,可以用來叫外賣、看連續劇、呼叫醫生等。上網或智慧型手機對老年人來說,往往比較不好用,不是按鍵太小,就是功能對他們來說比較複雜一點,所以我的朋友盡量把操作簡化,只要點幾下,就能夠使用這些應用程式。他甚至還想到要做一個按鍵,如果這些大齡朋友們需要操作說明的話,就可以直接打視訊電話給客服。

唯有關愛 人類能創造

這項產品聽起來很棒,而且現在就有市場。中國有很多成年子女過分忙於工作,實在是騰不出時間來照顧年邁父母,可能會因為不能善盡孝道而感到心中有愧,但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他們就是找不出時間來妥善照顧父母,而這項觸控螢幕產品,可能會是個不錯的替代品。

但是,在推廣這項產品的時候,我朋友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裝置最常被使用的功能,並不是叫食物外賣、看電視或諮詢醫生,而是客服。公司客服接到很多老人家透過客服按鈕,尋求服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朋友明明把整套系統做得很簡單,難道顧客還是不知道怎麼點選這些按鍵?

並不是。他和客服團隊開完會之後,發現這些老人家打電話進來,不是因為不會操作,只是因為太寂寞了,想要找人說說話而已。這些老人家的孩子,很多都努力確保滿足了父母的物質需求—吃飯沒有問題、有醫師照顧、有人會送藥物過來,但是物質需求滿足了以後,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實際的人際互動,他們想要有人可以交談相處。

要是我朋友在我生病之前,來找我討論這個「問題」。幾年前的我,大概會這樣建議他:只要在技術上面做點小調整就好,也許是加一套AI 聊天機器人,可以進行基本對話,騙騙這些老人家。但是,隨著我的病情逐漸康復之際,考量到AI對就業造成的衝擊與含義,我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

從朋友說的問題中,我看到沒有被滿足的人際互動需求,也看到人類與AI共存的藍圖。沒錯,智能機器的能力會愈來愈強,可以做我們會的許多工作,滿足我們的物質需求,同時破壞了許多產業,取代很多的人類工作者。但是,還有一項東西,是只有人類能夠創造、彼此分享的,那就是關愛。

雖然機器學習出現了許多進步,但事實就是,我們尚未創造出擁有情緒感受的AI機器。你可以想像,要是你花了一輩子努力鑽研某項技藝,然後在國際大賽中打敗了世界冠軍,你會有多麼高興嗎?AlphaGo(阿爾法圍棋)成功做到了這件事,擊敗人類最頂尖的圍棋手,但是它感受不到絲毫的樂趣,贏了也不會感覺開心,在完勝柯潔以後,也沒有想要擁抱心愛的人的欲望。

儘管有像《雲端情人》(Her)這樣的科幻電影,描述男子和AI 談戀愛,但在今日的現實世界中,AI 沒有任何愛人、被愛的能力或欲望。好萊塢女星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的聲音,或許能夠令你相信她扮演的AI,具有愛人和被愛的欲望,但那是因為她是人類,擁有真實愛人與被愛的經驗,所以能夠創造並向你傳達那些情感。

想像一下,如果你告訴一台智能機器,威脅著要拔掉它的插頭。然後,你改變心意,決定先不要這麼做,這台機器並不會因此改變它對生命的看法,發誓要花更多時間和其他機器相處。它的心境不會成長,並且發現關愛他人、為他人服務的價值。

人類具有成長、同情/同理、關愛他人的獨特能力,我從中看到了希望。我相信,我們必須在AI和人類心靈之間,求取一種新的綜效,善用AI將為我們帶來的物質富裕,促進社會上的關愛與同理心。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些,我相信將能創造出一條途徑,通往經濟繁榮與心靈富足的未來。這條路當然不好走,但如果我們能夠團結一致,共同努力達成這項目標,我相信人類不僅能在AI時代存活下去,而且還會比以前更繁榮發展。

火的試煉 新社會契約

前方的挑戰將十分巨大,我預測在未來十五年內,就技術上而言,美國有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工作可以被自動化。但是,這並不是說,這些工作將在一夕之間全部消失。不過,如果任由市場機制自然發展,世界各地的工作者,將會開始承受巨大的壓力。

技術樂觀主義者可能會借鑑歷史,以工業革命和十九世紀的紡織業為例,證明情況會愈來愈好。但是,這樣的論點愈來愈站不住腳,AI革命的規模、速度和偏重特定技能,將會迫使我們面對史上前所未見的全新挑戰。就算最嚴峻的失業預測沒有實現,AI也會嚴重加大互聯網時代造成的財富不均。

想要克服這些挑戰,我們當然不能被動反應,必須主動掌握AI 為我們創造的物質財富,重建我們的經濟、更新社會契約。想要打造一個能在AI 時代繁榮發展的社會,經濟會需要巨大的改變,文化和價值觀也是。隨著我們從工業時代轉型到AI 時代,必須改變「工作=生活」這樣的心態,不能繼續把人類當成生產力優化演算法的變數,必須轉型到比以往更重視愛、服務、同理心的新文化。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AI新世界》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