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西洋版畫與中國世紀風雲(9-1) 鴉片戰爭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9.06.14
3034觀看次
字級
英艦砲轟廣州城:19世紀英國畫家繪製銅版畫,描繪英艦發砲攻打廣州城。由於欽差大臣林則徐在粵嚴行禁菸政策,焚毀英商鴉片,英國政府決定派艦東來,砲擊廣州,因林則徐事先嚴密布防,英艦轉犯廈門和定海。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鴉片戰爭的圖像:19世紀英國畫家繪製鴉片戰爭的銅版畫,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販賣政策在中國遭挫,大舉興兵,清兵昧於局勢,一心求和,竟撤換守土有功的林則徐,導致局面不可收拾。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南嶺關隘的風光:19世紀英國畫家阿羅姆繪製的銅版畫,描繪贛粵兩省交會的大廋嶺隘口,此處為江南通往嶺南的交通要幹,商賈民工川流其間,又有贛江經過,風光明媚,令人流連忘返。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廈門高山墓園:19世紀英國畫家阿羅姆繪製的福建廈門港的銅 版畫,廈門港開埠甚早,葡萄牙人、荷蘭人的商船在此停泊, 卸貨裝貨,使得廈門成為西化甚早的中國城市,居民乘船前往 南洋各口岸進行貿易。此圖所繪為廈門港高地的大家族墓地。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英軍攻打鎮江府:19世紀英國畫家阿羅姆繪製的銅版畫, 描繪英軍攻打鎮江府的情況。鎮江是南京重要的外圍據點 ,英軍乘艦溯長江而上攻占人口稠密的鎮江府,迫使清廷 屈服,開啟了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英軍登陸杭州灣:19世紀英國畫家阿羅姆繪製的銅版畫, 描繪鴉片戰爭中的乍浦戰役。乍浦位於杭州灣,英軍在此 登陸,遭守軍激烈抵抗,英軍死傷遠過預期。在乍浦稍事 整補,英軍旋繼續攻打上海、鎮江等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舟山山谷:19世紀英國畫家阿羅姆繪製的銅版畫,描繪據守舟 山定海的清軍,準備與英軍作戰。舟山位於長江口,英商對華 貿易時,將舟山規畫為重要據點。鴉片戰爭時,英軍占領舟山 ,此後沿長江向中國內陸發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虎門激戰的畫面:英國畫家阿羅姆繪製銅版畫,描繪虎門 戰役的激烈戰況,虎門原為林則徐燒毀英商鴉片之處,林 遭撤職後,接替的琦善毫無求戰意志,以致沿海各地防務 鬆弦,增援後的英軍攻擊虎門,清軍大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自18世紀末,英國特使馬戛爾尼率團來華訪問後,中國與西方逐漸進入一段激烈衝突的歷史。西方自工業革命以來,技術和生產大幅進步,全力擴展海外市場和原料供應地,開創了大航海時代,而大清帝國卻停留在古老農業社會的型態,自滿於既有的成就。兩者的差異埋下了日後衝突的種子。

鴉片戰爭為發生於1840年至1842年間,中英雙方因鴉片貿易問題而爆發的武裝衝突。乾隆後期,英東印度公司取得鴉片專利權後,大量向中國傾銷鴉片,中國白銀外流而致國窮民困,朝中禁菸之議於此興起。

1839年,中國欽差大臣林則徐於廣州虎門銷菸,觸發鴉片戰爭。清廷最終不敵英方的船堅炮利而戰敗,簽下中國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內容包括開放五口通商、賠償菸價,以及割讓香港。

中西方關係自此急速惡化,此後列強也加速對中國的侵略,一連串的戰爭,曝露了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也反映了中華帝國的封閉、老邁與落後。

歐洲人描繪中國的銅版畫,自鴉片戰爭起,便呈現激增的狀況,原因不外乎為圍繞著「戰爭」主題的龐大訊息量,文字和圖像的記錄帶著強烈的戲劇張力,吸引了大批讀者。

如此豐沃的閱讀土壤造就出特殊的作品,其中不乏眾多經典。「西洋版畫與中國世紀風雲」系列精選一批彩色銅版畫,反映鴉片戰爭後的西洋圖像紀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