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呼籲有成 英美歧視減少

徐凱亨(台北市/媒體工作者) |2019.05.21
1516觀看次
字級

出人意表,英國電視ITV上宣布,該公司晨間電視談話節目《傑瑞米·凱爾秀》(The Jeremy Kyle Show)即日起停播,即便二○○五年以來,每周一至周五晨間九時多播出一小時(含廣告)的這個節目,在相同時段最受歡迎,經常有觀眾約一百萬人。

消息傳出,英美傳媒廣泛報導,莫不訝異。ITV停播這個節目,可能是其來有自,原因也許可以分成遠因及近因。

近因是這類節目,以人們在螢幕前自我暴露或揭短,刺激收視。來賓現身說法,經常滿腔憤怒,在鏡頭前暴露自己的越軌、酗酒、嗑藥……等等行為。事後,來賓為此衍生不幸事件的例子,時有所聞。如《紐約郵報》在二○一六年就曾統計,美國該類節目的參與者從二○○四年以迄今,已有二十一人自殺。

遠因則是在外界檢視與批評,及業界自省下,英國傳媒近年來對於精神健康的報導框架,有了變化,往進步的方向調整。甚至有慈善機構Time to Change說,到了二○一六年,傳媒基本上不再對精神議題有汙名化的框架。與此呼應,表示願意與患有精神困難共同生活的英國人,從二○○九年的百分之五十七,增加到了二○一六年的百分之七十二;願意與他們共同工作的人,比例從百分之六十九增加到了百分之八十。

為何能有這麼大的改變?還不是太清楚,但有一說法,應該值得參考:許許多多的公眾人物,從國會議員到皇室家族成員,都在公開場合述說他們自己在心智精神方面的狀態,也對自己所承受的經驗直言不諱。

另一家慈善機構的理事長David Crepaz-Keay因此認為,最早,精神狀態出了問題,無人聞問,最好是掩飾不讓人知道,它是一種說不得的禁忌。如今,日積月累、滴水穿石的階段似乎到來,愈來愈多有知名人物的現身說法,已讓精神障礙的存在得到了平和的接受。回想一下,以前人們對於癌症、性別傾向、種族偏見,不都也歷經這個過程?如今,精神健康議題也排了進去。

道理日日說天天講所積累的成績,似乎也在美國找到另一個例子。川普當選總統後,不少人認為,公開有種族偏見的言論,應該會讓很多人覺得,總統可以,一般人何以不成?但實際上,美國人的態度似乎已有改善,兩位哈佛大學教授T. Charlesworth與 M. Banaji,針對二○○七至二○一六年間,總計四百四十萬次線上民調,進行了檢視與研究。他們測量偏見的標準是:一個人將黑人白人與好壞聯繫的速度與方向愈快,就是愈有偏見。偏見又分外顯與隱藏兩種,前者是,比如,人們直接說黑人比白人懶惰等,後者是個人不自覺,但有非裔美國人比白人讓人害怕的印象。據此測量,兩位教授發現,十年來美國人外顯偏見的比例減少約百分之三十七,隱藏的偏見也下降了百分之十七。

與英國傳媒不再汙名化人的精神失序,美國人的種族偏見十年來若真降低,是為什麼呢?這兩位研究者說,也許,傳媒與公開的討論扮演了重要的大角色。有識之士總是侃侃而談,直說我們應該努力,設法改變種族偏見的態度:「我們愈是經常說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態度,我們就愈有可能真地改變了。」

假使英美的例子,顯示公眾人物不斷表述正面的價值,真能讓個人乃至傳媒的認知與態度發生良性變化,那麼,要求減少經濟不平等的呼籲,只要不斷擴大,那麼,應該也有一天,總會成為物質力量,影響政府的施政。

徐凱亨(台北市/媒體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