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意食, 找回身心平衡

文/李宇銘中醫學博士 |2019.05.18
3378觀看次
字級
飲食時,要專注在現在這一刻的感覺,要讓各種感官派上用場。 這樣就能夠使心安定。 圖/資料照片
許多人喜歡吃飯配手機,以為這樣才不浪費時間。 圖/資料照片
圖/資料照片

文/李宇銘中醫學博士

透過飲食來幫助專注,是容易做到的,

所以身體健康、情緒平衡、自我修行,

不妨從每日的三餐開始。

想要覺知飲食與自己的關係,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寧靜地飲食。這是基本條件,當我們在說話,又或者環境嘈雜,那樣心就難以安定,不能安定就自然是心不正、心不在焉了,容易食而不知其味。要做到覺知食物的味道,需要寧靜舒適的環境,甚至禁語、不作聲,這是基本的條件。

例如你收到一塊名貴的糕點,或者名貴的巧克力,你肯定不會隨便地放進嘴巴,不會同時吃著其他食物,又或者一邊看電視一邊吃,也不會在一個骯髒嘈雜的環境去吃。你會珍而重之地找一個舒適乾淨寧靜的地方,專心地享受這滋味。這就是意食的狀態,每個人都曾經試過,而意食所提倡的,是將這種心態貫徹在每次飲食當中。

人的心思與觀察力,是相對相反的兩種能力,專心在觀察的時候,心思就只能暫停工作;倒過來如果頭腦在思考,那麼觀察能力就會下降。

如果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那麼心就受到外在影響而在動念,這時候觀察能力就會下降,對於食物的味覺就難以全面感受得到;反之如果專心感受食物的味道,觀察自己舌頭在口腔裡面的感覺,那麼心就容易平靜下來。

在這安靜的狀態,除了能夠食而知味,更可以做到「視而見,聽而聞」,能夠專注地活在當下,觀察當下自己的各種感覺,對自己的生命更有了解,可以說就是更清楚地認識自己。

意食即是活在當下

當我們專心一致地做一件事情,不去思前或想後,那就是活在當下。所謂「活在當下」即是活在現在,當下和現在是同一個意思。意食,就是在吃東西的時候保持活在當下,專心地吃,不去想著過去或者將來。

吃東西的時候,如果一邊還想著剛才發生的事,例如還為工作焦急、剛剛跟人吵架還在生氣、到了一個新地方還在驚喜著……這些情感和記憶,都會干擾我們的心,不能專心地進食。反過來說,如果一邊躊躇著未發生的事,例如想著等一下有什麼工作要準備、等一會將要考試……這都是思想活在未來,不在當下。

在飲食的時候,要專注在現在這一刻的感覺。飲食的重點,當然就是體會食物的滋味,舌頭只有那兩三寸的長度,這麼短的距離,專注用舌頭感受味覺。除此以外,也可用各種感官感受食物,例如用眼睛觀察食物的顏色、形態,用鼻子嗅聞食物的香氣,用手觸摸感受食物的溫度、質感,如果專注於觀察這些事情,就能夠使心安定,減少各種雜念生起。

有些人覺得,如果吃飯時只是吃飯,不同時做點別的事情,那多麼浪費時間啊!所以就算是短短十幾分鐘的吃飯時間,都一定要看手機、看書本、看電視。雖然好像很合理,一心多用好像很有效率,但其實這樣會錯過人生許多的「風景」。就好像旅行時,你可以同時帶上你的工作,在路上爭取時間做事,但是去旅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體驗啊,應該在車上多看看風光,而不是為了繼續完成工作。吃飯也是一樣,每一次吃飯也是一次體驗,如果吃飯總是做別的事情,那麼就錯過了每一次體驗的機會。如果沒有在飲食上得到滿足,就希望反覆地再去體驗。這也是對某些食物「上癮」的原因。

吃飯別再胡思亂想

更仔細地說,就算專心地吃,沒有同時做其他的事,如果頭腦脫離了感受,想著別的事情,那也是離開了當下。例如很好奇想知道這新奇食物的名字?想著食物的成分?想著食物對健康有什麼好處?想著食物是否適合自己?想著這食物是怎樣烹調的?想著這食物值多少錢?這些看上去好像是當下的提問,也跟面前的食物有關,但是這些思想,如果無法在當下直接透過「感受」得出答案,那就屬於一個過去或未來的問題,必須在過去記憶中搜尋答案,或是將來才能回答。

意食要學習的是活在「當下」,就是不活在過去、不活在將來,讓自己專心地活在現在。因為過去和將來都是「假」的,過去是已經過去了的,如果放下了,自然沒有影響;將來是還未發生的,有無限可能性,想著將來只會讓自己思慮太過;唯有當下才是真實的,清晰地感受當下的感覺,對人生才有積極的意義,才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未來,也更好地理解過去。

從飲食學習「活在當下」是很好的選擇,為什麼很多時候不能活在當下呢?會有空去思前想後?因為面對一些事物時間久了,感覺就容易麻木,就好像聞到香水的氣味,剛開始很清香,但很快就會習慣適應了,頭腦就希望找尋更多的新感受、新刺激。飲食也一樣,比如桌上有兩菜一飯,很少人會先吃完全部米飯,然後再吃第一種配菜,吃完了再吃第二種菜,大部分人都是混著吃的。如果吃同一款食物久了,例如吃白米飯,如果只是一兩口,就會想吃點別的味道,所以才習慣吃飯的過程要吃不同的配菜,讓自己有多點不同感受。由於飲食的過程容易有不同的感官刺激,比較容易專心去感受,從而減少頭腦的雜念,因此飲食是訓練自己活在當下的好開始。

意食吃出終極健康

活在當下是「禪修」的目的之一,禪修者常常說:吃飯是禪、打掃是禪、洗碗是禪、耕田是禪、洗澡是禪……其實就是生活上各樣事情也是禪,這裡所謂「禪」,即是指「活在當下」。吃飯的時候專心地吃,不想別的事情,不想過去和將來。其實做各樣事情,也可以有同樣的心,專注在當下的覺知,那樣生活處處也是修行。飲食的禪修也可稱之為「禪食」,是意食的重要內涵,提倡飲食時好好的跟自己內心相處、跟食物聯繫,專注地享受食物,是身心合一的基本修煉。

飲食並非只在乎食物,吃的態度比食物自身更為重要!食物一方面會影響身心,身心的狀態更是決定飲食健康。飲食過程不說話只是一個基本點,還有很多具體的方式,例如:呼吸、冥想、扣齒、嚥津、按腹、慢食、細嚼、惜福、無執、感恩……等等許多的方式,可以幫助專注感受、減少雜念。還有如何透過飲食提升自己的喜悅?如何選擇食材?如何烹調?如何準備菜譜?如何洗碗切菜?如何煮飯做菜?如何上菜傳遞?如何洗碗收拾?……在飲食之中保持覺知,也自然會關注這些飲食前後的各樣事情。食物只是飲食之中的一小部分,懂得「怎樣吃」比「吃什麼」更為重要!透過意食,在飲食過程中達致「身心合一」,用心地吃,才能吃出終極的健康。

(摘自《根本飲食法》,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