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天竺酥酡玉蔘羹

文/朱振藩 |2019.04.22
1943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或許體熱關係,酷嗜寒涼食物,即使隆冬時節或是春寒料峭,就我個人而言,特愛蘿蔔一味,不論涼拌、煮湯,都吃得津津有味。當然啦!涼拌以切絲為佳,品其脆爽有韻;如果切塊煮湯,必以爛熟為度,望之晶瑩剔透,著齒有如碎玉,食之歡欣鼓舞,非過癮不罷休。

蘿蔔屬十字花科,為一至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古稱雹突、蘆菔、萊菔、土酥等,主要以肉質根供食用,嫩葉及芽亦可食,其性味為甘、辛、平、微涼、無毒。

中國種植蘿蔔的起源極早,西漢初的《爾雅》便記載此物。而到了北宋時,蘿蔔的栽培甚廣,遍及南北各地,故明人李時珍提及蘿蔔時,便說:「萊菔今天下通有之。」

在烹調應用時,蘿蔔一般按上市季節和其老嫩程度而分別應用,它適用多種烹法,常用於燒、燉、拌、煮等。除直接清煮外,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玉糝羹」了。

這款歷史名菜,竟於意外得之。據《山家清供》的說法,原來蘇軾有次和老弟蘇轍飲酒而酣,或許是口渴,也可能肚饑,於是取個蘿蔔用木槌敲爛後,再把白米研碎,不加其他調料,煮他個稀巴爛,不知有否放涼,立刻送口食用。他在享用之際,突然放下筷子,並手撫几案說:「若非天竺酥酡,人間絕無此味」,並賜名「玉糝羹」。

文中所謂天竺,為印度的古稱。《後漢書.西域傳》謂:「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西域古國名)之東南數千里。」而酥酡此一古印度酪製食品,公認為唐、宋迄今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它是用乳酪和麵製成的奶湯,依《法苑珠林》說法:「諸天有以珠器而飲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觸香味,皆悉具足。」這個人間至味,料理十分簡單,即使廚藝平常,也能有可觀處,妙在師法天然,絕不矯揉造作,遂能矯矯不羣,超乎凡品之上。不過,「玉糝羹」不一定得用蘿蔔,至少可代以薯芋。

原來,蘇軾謫居嶺南時,隨侍在側的三子蘇過,有天「忽出新意」,發明了用山芋(即山藥)為主料的羹品,這挺對他的脾胃,認為「色、香、味皆奇絕,天上酥陀(即酡)則不可知,人間決無此味也。」並作詩讚之,云:「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南海金齏膾,輕比東坡玉糝羹。」其美妙的滋味,竟把被隋煬帝譽為「東南佳味」的「金齏玉膾」給比了下去,推崇極矣!由此可見。

話說回來,李時珍稱蘿蔔「乃蔬中最有利益者」,這話可一點不假,觀看些俗諺即知,例如:「常吃蘿蔔常喝茶,不用醫生把藥拿」、「蘿蔔進城,藥鋪關門」、「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處方」等即是;事實上,就保健功能言,蘿蔔主要是防癌,進而能抗癌,但得視體質而定。此外,其含量豐富的鈣、鐵、膽鹼及甲硫醇等物質,具有降低血脂、穩定血壓、軟化血管和防止冠心病的作用。而生食蘿蔔,尚可預防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腦膜炎與白喉等症,好處多多,不勝枚舉。

蘿蔔另有「理顏色……輕身,令人白淨肌細」的妙用,經常食用甚利美容,比保養的化粧品,在效果上應不遜色或恐過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