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鹽 分

路寒袖 |2019.04.22
1642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路寒袖作家

沒有一個地方足堪比擬台南,擁有歷史長達30年的文藝營活動,和已經出版了80期的文學雜誌。前者是「鹽分地帶文藝營」,後者為《鹽分地帶文學》雜誌,此等得天獨厚的人文含蘊,積累層疊成就了台南文學的肌理。

所謂「鹽分地帶」指的是台南沿海的北門、學甲、將軍、七股、佳里、西港六區,日治時期隸屬「鹽水港廳」的「北門嶼支廳」與「蕭壠支廳」,大正9年(1920),兩支廳合併成北門郡。1930年5月,八田與一設計的嘉南大圳完工,日本殖民政府積極推動「鹽分地改良計畫」,北門郡為重點區域,日文總以「鹽分地」或「鹽分地帶」稱呼此區,戰後,漢文仍襲用日文「鹽分地帶」的用法。

鹽分地帶位處海濱,土地因鹽分高而貧瘠,耕作不易,從明、清以迄日治時期,該地區居民普遍窮困,雖然經濟匱乏,但由於緊鄰府城,藝文活動並沒有因此而低落,以日治時期來說,傳統詩社就有不少,依創立的先後順序有:嶼江吟社(1912)、盧溪吟社(1914)、竹橋吟社(1919)、白鷗吟社、登雲吟社(1924)、將軍吟社(1935)。而發光發熱於新文學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人稱「北門七子」的吳新榮、徐清吉、郭水潭、王登山、林芳年、莊培初與林清文了。其他新文學作家知名者尚有:楊青矗、小赫、莊柏林、黃武忠、羊子喬、黃勁連等。

「鹽分地帶文藝營」創辦於1979年,標舉關懷本土文學、藝術,楬櫫鄉土情懷,並倡導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活動,至2008年後停辦,整整30屆,中間幾次雖主辦人事有所遞嬗,但從未間斷。而其舉辦的地點都在北門南鯤鯓,所以從活動名稱、舉辦地點,乃至踏出第一步的時機,無不表徵著鹽分地帶文學如何在蹇困之中綻放出燦麗的花朵。

首屆1979年8月3~5日初辦,當時正值台灣政治變革的關鍵期,年底12月的美麗島事件雖尚未發生,但列在文藝營招生簡章中的兩位講師:王拓、楊青矗,他們不僅是知名作家,也是《美麗島雜誌社》的社務委員,情治單位早已嗅聞到異樣氣息,所以即便僅是單純的文藝營活動,仍多次前往關切。

30回首,檢視曾參與鹽分地帶文藝營的資深作家名單如:楊逵、郭水潭、桓夫(陳千武)、葉石濤、黃得時、龍瑛宗、劉捷、王昶雄、巫永福、陳秀喜、林亨泰、鍾肇政、趙天儀、陳映真、王拓、鄭清文、黃春明、白萩、李魁賢、李喬、楊青矗、尹雪曼、洛夫、張默、瘂弦、王墨人、姜穆、朱西寧、尉天驄、白先勇、高信疆、雷驤……,其他中壯輩的知名作家更是不勝枚舉,這樣包容各種族群的講師名單強烈地透露出,容或鹽分地帶壤土瘠涼,然而卻是面向大海,心胸寬闊,關懷本土既須脈脈傳承,尤得多元並蓄。

另者,2005年12月創刊的《鹽分地帶文學》雜誌發行至今剛好滿80期,對一本由地方政府主辦的文學雜誌,「80」這個期數無異就是奇蹟的代名詞,但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依然不改其志地支持著,原來,背後那股「鹽分精神」不論官方或文人、民間,竟然俱是源出一脈。

《鹽分地帶文學》雜誌由出身於鹽分地帶的作家林佛兒(其父親乃北門七子之一的林清文)提議,獲當時的台南縣長蘇煥智認同而創刊,並委託林氏擔任總編輯,至2017年4月過世而交棒,即便如此,但那屬於鹽分地帶的精神並未因此而有絲毫的減損,反而只會愈加的晶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