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我的歌】印尼豐富的文化寶藏

文/曹郁美 |2019.04.18
2245觀看次
字級

文/曹郁美

因為韓國瑜的一句「瑪麗亞也能當老師?」引起風波,不禁思索台灣人是否長期以來有優越感,視東南亞民族為二等公民?恐怕原因在於:當我們出國旅遊、荷包預算不足時,東南亞國家經常是首選,因為它們距離近,旅費低、當地物價便宜;想想,峇里島有多少人一去再去?

再者,台灣的缺工問題一直嚴重,同時也「缺偶」,故而由東南亞地區輸入移工、配偶是解決人力荒的管道。據台灣博物館的公開資料顯示,寶島有六十萬名移工,目前以印尼籍人數最多,約二十三萬人。只見他們肌膚棕色,女性大多包頭巾,在工廠或進入家庭工作;男性則從事上山下海、粗重危險工作。長期下來我們產生刻板印象:他們的國家應該「又窮又落後」。

然而,撇開經濟能力不談,這些國家皆有自己豐富的文化資產,以下即略述筆者喜愛的國家:印尼。從峇里島的雷貢舞、甘美朗音樂,戲劇、皮影戲、繪畫以及祭神儀式、廟宇建築等,印尼文化讓人目不轉睛。

特別要介紹位於中爪哇省日惹市西北部的婆羅浮屠(Borobudur),是雄偉壯觀的佛教遺跡。它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印度的泰姬陵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

「浮屠」為「佛塔」意,據考察本佛塔建於西元八四二年,整座建築猶如一個巨大、象徵金剛乘的曼荼羅(最高宇宙),採露天形式、下廣上尖,無固定出入口、祭壇、坐處。全寺計有五百零五尊大小佛像,雕刻手法大多襲自印度笈多王朝的樣式,再加上數不盡的石雕,堪稱藝術珍寶。然而因火山爆發,被覆蓋數世紀不見天日,一八三五年才由英國人、荷蘭人(當時的統治者)挖掘出來,婆羅浮屠之美令舉世驚豔。

每年五月的第一天滿月日(通常是舊曆的四月十五日),印尼的佛教徒在此慶祝衛塞節(Vesak),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一九八五年發生嚴重的婆羅浮屠爆炸案,乃源於伊斯蘭教徒的攻擊。

佛教自印度起源,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該教卻於一二○三年在印度徹底滅亡,也源於伊斯蘭教、印度教的交相進攻與破壞。幸虧在此之前佛教經典、文化早已傳入斯里蘭卡(再轉入其他東南亞國家)、中國(再轉入日、韓等地),以及傳入西藏(再轉入蒙古、青海等地);現在,印度人要找尋佛教文化與文獻,反而要向斯里蘭卡、中國、西藏去找。

另外,筆者欣賞印尼的蠟染藝術,其蠟染布在生活中無所不在,製作過程是:先在織品上使用熱蠟繪出點或線設計圖,由於上蠟的緣故,圖案不至於染色;工匠先把布料浸泡在染料裡,用熱開水消除蠟線,再重複上色。多種圖案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包括阿拉伯文書法、歐洲花束、中國鳳凰、日本櫻花或波斯和印度孔雀等。蠟染工藝通常在家族中流傳,串聯了印尼人民的文化認同,並透過象徵意義的顏色和圖案,表達其創造力和精神。

當旅遊團體赴印時,總不免買上一塊蠟染過的沙龍布,仿效當地人圍綁在腰部當長裙穿,男女皆是。我的一個學生來自印尼華人家庭,他送過我一件蠟染風格、具時尚感的襯衫,讓我愛不釋手。

最後要談的是歌曲,您可知鄧麗君的〈甜蜜蜜〉與費玉清或凌峰唱的〈船歌〉,乃源於印尼?沒錯,它們是印尼歌曲被填上中文歌詞,在寶島紅極一時。〈甜蜜蜜〉的歌詞是資深詞人莊奴所作,「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船歌〉填詞人是誰?一直難以證實,「嗚喂……風兒呀吹動我的船帆,船兒呀隨著微風盪漾,送我到日夜思念的地方……」,兩首歌都很美,可知印尼的流行文化甚具水準。

八月十七日是印尼國慶,在台印人會舉辦活動歡慶,穿上傳統服裝,暫時忘卻工作的煩勞,展現或帥或美的丰姿。各位,我們不妨與他們高歌一曲〈甜蜜蜜〉、〈船歌〉。韓市長,您要不要也來參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