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劉渙救災民

文/吳桐 |2019.04.17
1509觀看次
字級

文/吳桐

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河北地區發生特大災害,先是連續乾旱,後來又有地震,農田幾乎顆粒無收,老百姓沒飯吃,只得忍痛將耕牛賤價出賣,聊以苟延歲月。就在這個時候,江西人劉渙出任澶州知府,立即把府衙中的銀兩全部拿出來,將那些耕牛全都買了下來。

第二年,災荒過去了,外出逃荒的人們也紛紛返回家園。可是,正當春耕季節,牛都賣了,如何耕種?而市面上耕牛的價格卻猛然上漲了十倍!正在這時,劉渙將買下的耕牛又全都拉到市場,仍然以去年收購的價格賣給農民。於是河北一路,唯獨澶州的老百姓,雖然也在大災之年吃了不少苦頭,卻沒有流離失所。

上面的故事載於宋人魏泰的《東軒筆錄》卷四,作者稱劉渙使用的是一種「權宜之術」。這就說明,劉渙的做法很可能並不「合法」——至少與朝廷的某些規章制度是有牴觸的。在《宋史.葉清臣傳》中,葉某在皇帝面前高度評價了富弼、范仲淹、韓琦等名臣的特點後,又稱讚劉渙「剛果無顧避」,即剛強、果斷,沒有顧慮。確實,當時的劉渙志在救民,至於自己的仕途得失,是不是會受到懲罰等,根本沒計較、考慮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