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育才外國語學校校長》潘志平 用親筆信與家長學生交心

文/記者顧小立、俞菀 |2019.04.07
2278觀看次
字級
潘志平閱讀學生給他的回信。每次寫信他總能收到近千封回信。圖/新華社
潘志平和學生一起打雪仗,與學生「樂在一起」的場合,他都不會缺席。圖/潘志平提供
潘志平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交流。圖/新華社
學生送給潘志平的紀念品,記錄了他在文藝匯演上扮演楊貴妃的形象。圖/潘志平提供
潘志平在學校食堂下廚做飯。圖/潘志平提供

文/記者顧小立、俞菀

二百多封親筆信,十八萬封家長學生的回信,上千萬字在筆尖流淌……

杭州育才外國語學校校長潘志平,十七年來堅持每個月給家長和學生親筆寫信交流,他把自己三十八年教師、二十五年校長、二十六年父親的經驗和思考,融入了信中每一個字。

一封封信感動家長

十七年前的一個中午,一位家長急匆匆趕往學校,握著潘志平的手求助。

「潘校長,您一定要幫我一把。單位裡一千多人我都管理得井井有條,但就是這兒子管不好,我缺管教孩子的方法!」

潘志平讓家長坐下來慢慢聊,並根據家長的敘述提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後來,那位家長告訴他,「照著您說的方法去做,孩子進步很大。」

這件事引起了潘志平的思考。他發現,在家校教育中,有的家長把重視教育停留在口頭上,講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有的家長想管卻不知道怎麼管,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多;有的學生看起來總有些心事,在家不敢說,在校又無人可說……

怎樣才能有效地走入家長和學生的內心?潘志平想到了寫信。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晚,他為學校裡的一千八百一十個學生的家長寫了第一封親筆信。

「我叫潘志平,今年三十八歲,非常有緣和您的孩子一起度過一生中最美好最關鍵的一段時光……」在這封一千五百字的信中,潘志平誠懇地談了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真實想法,並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碼。

信一發出,在家長圈中引起了小小的「轟動」。許多家長一遍遍地讀信,還把信帶給同事和親朋好友傳閱。一位高齡七十八歲的家長在回信裡寫道:「我自己也當過老師,看了您寫給我孫子的信,我感動得一夜沒睡著。」

看到效果不錯,潘志平就把這一做法堅持了下來。

每次寫信,潘志平總能收到大量回信。每封回信他都仔細閱讀,往往一讀就是一周。小圓圈、下畫線(底線)、波浪線、批語……回信上留著他畫滿的各種記號。

潘志平說,這些年搬家和工作調動丟了不少東西,只有這一箱箱信,他一直留著。

耐心回覆各類疑問

一位初三(九年級)家長曾向潘志平訴苦:「孩子進了初三,我發現與孩子的溝通面臨很大的問題,以前兒子會把學校裡的一切都告訴我,現在什麼也不願意說了,我很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潘志平寫了一封四千字的長信,信的標題就叫〈怎樣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更有效〉:在十多頁的信箋上,他一口氣給家長們七個招數:「跟孩子『定個規矩』,今後說話的時候必須眼睛看著對方。」「我覺得『汽車聊天室』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女兒讀高中那會兒,我和她每天就是在早晚接送的車上聊天。」「孩子最近在看什麼書,您不妨也看一看;孩子最近在追什麼星,您不妨也先了解了解」……

還有家長在給潘志平的回信中說出了自己的困惑:「我的孩子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還有救嗎?」「這個年代的孩子究竟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孩子做事情總是缺乏自覺性,每天都要靠我催,怎麼辦?」

對於這些問題,潘志平都會再做回信,耐心解答。

「孩子一輩子的快樂,需要建立在小時候養成好規矩的基礎之上。」「親情是家庭的根,親子關係決定著孩子能否發自內心地接受家長的觀點。」「孩子的『不聽話』,折射出的往往是家長沒有聽孩子說話」……翻開潘志平的信,時不時就能發現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金句」。

大到討論孩子的培養規畫,小到指導孩子自己編試卷、布置「初三牆」,潘志平在信中提到的多數案例都源自於真人真事和自己的教育實踐,用他的話講,就是「話題以需求為著眼點,方法以可操作為準則」 。

與孩子同理 自己就是「長大了的孩子」

在學校裡,大家都叫潘志平「阿潘」。

「阿潘,獎學金的錢感覺有點少,能不能再漲一點?」「阿潘,冬天的教室太冷,能不能多開幾次空調?」「阿潘,食堂一樓的桌子有一股影響食欲的酸臭味,能不能去掉?」

每個月,「阿潘」都會在同學們給他的信裡收到各種各樣的小建議。他會把這些建議及時圈出,交給學校相關部門落實處理。「與學生通信是了解學校管理狀態的重要窗口。對孩子們提到的事情,一定要有正面的回應。」

食堂飯菜放一起會不會串味,窨井蓋壞了有沒有及時修,教室裡多媒體設備的燈光是不是比較暗,課間的音樂鈴聲變化能否再多一點……這些學生信件中提到的「小事」,卻是潘志平心中要想辦法解決的「大事」。

一做就是十多年

家長黃岳傑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評價潘志平:在電子媒體時代,人們已很少用費時費力的書信方式溝通了,更不要說一個每天忙於教學和管理事務的校長了。他可以有各種藉口不做這樣的事,但他堅持做了,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這全部的動能,一定是源於教育最重要的特質——愛。

在育才外國語學校,這種親筆溝通、誠懇交流的氛圍正在不斷成長。初一五班的班長何宸,期末以給全班寫信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不少老師選擇書信的方式與學生談心;家長們也開始鍛鍊紙筆溝通的技能,跟自家子女平等對話。

一封封親筆信拉近了潘志平與同學們的心理距離,讓他和孩子們「樂在一起」。事實上,能與孩子們「樂在一起」的場合,潘志平都不會缺席:打雪仗、玩「三國殺」、運動會扮「超人」、文藝匯演化妝成「楊貴妃」…… 「其實,我就是一個『長大了的孩子』。」潘志平說。

教道理親身示範

去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潘志平為全校師生做了演講。

「同學們要努力做一個高貴的人,要努力優於過去的自我……」正當新生等著校長說出下一句演講詞時,卻發現他突然雙手撐地趴在了地上。

在全校師生的注目下,潘志平一口氣連做了三十個俯臥撐(伏地挺身)。

「什麼叫優於過去呢?你看我現在能做三十個俯臥撐,期中爭取能做三十五個,期末做四十個,這就叫『優於過去』。」 潘志平起身告訴學生。

全場掌聲雷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