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走過台灣民間老照片(14-3) 青春的容顏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9.03.22
8914觀看次
字級
穿戴整齊的遠足活動:民國60年代初,高中女生的遠足活動,連外出都要求穿制服打領帶,一般只有私立女子學校才會如此。私立學校要求嚴格強調傳統,在某些科目的教學水平甚至超過公立學校。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女童子軍:民國50年代,女童子軍到戶外郊遊,船型帽的造型沿襲於大陸時期。由於參加童子軍可以四處走動,每一個小朋友都希望能參加童子軍,但因要繳交活動費用,所以實際上只有家境良好的孩子才有條件成為童子軍。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練習完後休息:民國60年代,十信工商男子排球隊練球完畢後,坐在地上休息。參加體育競賽是求學期間美好的回憶,在每一場比賽的輸贏之間,都裝載著興奮、挫敗、快樂的感情。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高中男生放學集合:民國50年代,一所高中男學生放學前集合 。此時男生均穿軍訓制服、戴圓頂帽,學校教育嚴格。由於男 校沒有女生,有時又稱為「和尚學校」。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高中女學校的教室:民國50年代,高中女生聽課,正襟危坐,課堂上 絕對不許交頭接耳。這棟教室舊形建築,天花板較高,這種建築隨後 20年間都陸續被拆掉,代以新式的教室大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黑白照片年代的魅力:民國60年代初,大學男女同學,還沒有彩色照 片的年代,一切似乎都顯得純真。一般而言,女生畢業一至三年內 都會結婚,男生則先去當兵,退役後工作一、二年也會結婚,到30歲 時通常已有兩個孩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高雄中學鼓樂隊:民國50年代,省立高雄 高級中學鼓樂隊的隊員在學校音樂館前留影 。雄中是高雄學子的第一志願,也是南台灣 第一學府,能考上雄中的學生,被視為南部 成績最優秀的。雄中內有各種社團,學生參 加社團活動十分積極踴躍。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四○、五○年代(1950~1960年代),台灣孩子在學校接受嚴格的課業與生活訓練,中學起即男女分班,最好的學校更是一律男女分校,以免「讀書分心」。男生必須理平頭,有些學校甚至要求剃光頭;女生則規定頭髮不能超過耳根,裙子必須低於膝蓋以下。所有學生都必須依照教育當局的規定,穿著統一的制服。

至於上課內容,根據傳統的方式,學生們必須背誦許多著名的唐詩宋詞以及文言文,以加強中華國學的訓練。此外,受到兩岸局勢的影響,所有高中男、女生都必須接受軍訓教育,軍事單位派有軍訓教官,教導學生有關軍訓和護理的知識,同時還進行戶外打靶的訓練。

總的來說,這樣的青春歲月呆板單調,只是不斷地背書和考試,生活的情緒起伏完全根據考試成績的上下而變動。至於異性的接觸機會很小,如果偶爾有,也會遭到師長的訓斥遏止,原本應多采多姿的青少年時光,彷彿成了黑白默片。或許,讓人驚覺那段時光的存在,是偶然照片裡留下的顧影自憐的表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