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5】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51

星雲大師 |2019.03.20
2073觀看次
字級
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紐西蘭南島佛光山建築外觀,以石窟與菩薩雕像為設計理念,希望透過石窟雕刻藝術,弘揚人間佛教精神。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7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企業經營的看法
【問】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愛財既是人類的本性,請問大師,佛教對財富的看法如何?佛教對企業經營又有什麼樣的看法?

【答】「企業」是社會現代化的名詞,特別是強調企業內部的管理。為了更成功的經營企業,近年來衍生出「企業管理學」的顯學。若就一般人所認識的企業,通常是指經營營利事業的組織體。但是從企業家的定義來了解,是指「於企業體內,訂定一定的計畫,以實踐其創立該企業的理念和目的,並加以監督經營者」。可見企業的精神首重在理念的實踐,透過成功的經營,以分享利潤和喜悅。
企業的種類有工業、商業、文化事業、慈善事業,有國家經營的公企業、私人經營的私企業,有個人企業、公司企業等,不一而足。我認為企業的意義是要有目標、有計畫、有組織、有辦法、有系統,是心智的活動,是理念的管理。企業不一定是指工商財務才是企業,企業應該是有計畫的組織體,如國家、社團、宗教、文化、慈善、教育等,用現代的意義來說,都可以說是企業體。
佛教是相當重視企業理念的,例如:佛陀當初創建僧團就是本著有組織、有計畫的企業精神而成立的;唐代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也是具有企業思想;近代太虛大師整理僧伽制度,也是企業精神的展現;乃至佛光山倡導人間佛教,也是以有組織、有系統、有規劃的企業精神,作為人間佛教事業的管理。因此,企業的定義不一定是指社會的工商企業。
記得1977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到佛光山參觀,當時我跟他介紹佛光山,提到我們是用企業的精神在管理佛教事業。我的意思是,我們講究組織、制度、理念、企劃,結果媒體把企業管理當成「商業化」,認為佛光山是商業化的團體,後來有一些社會人士也不斷批評佛光山「商業化」,對佛光山造成很大的傷害。
其實佛教徒為了光大佛法,遠紹如來家業,常有一句話說:「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講究權巧智慧、方便法門;利生,要考慮社會大眾的需要。不論弘法或利生,都必須透過良好的組織與完整的規劃,才能順利地接引眾生進入佛法的堂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出世的佛教雖然不以營利為弘法事業的目標,卻不能因此否定佛教事業的成就和貢獻,因為人間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特別注重信徒現生的幸福安樂。縱然是不同的範疇,佛教與現代的社會企業,終究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人事物的管理。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恰為企業界提供豐富的資源,而佛教有組織、有制度、有規劃的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事業,不僅續佛慧命,更促進社會的祥和進步。所以佛教的企業精神,實在不可以將之與一般的「商業行為」等同視之。
一般的商業化經營,是以營利、賺錢為目的,但是佛教講究的是奉獻、服務、布施、喜捨。佛教認為人生的目的不在賺取個人有限的金錢財富,甚至財富不只是有形的金銀財寶,應該擴大來看。
人生應該追求什麼樣的財富?

佛教認為財富的種類有:狹義的財富、廣義的財富;有形的財富、無形的財富;現世的財富、來生的財富;個人的財富、共有的財富;人為的財富、自然的財富;有價的財富、無價的財富;物質的財富、精神的財富;清淨的財富、染汙的財富;合法的財富、非法的財富;一時的財富、永久的財富。
狹義的財富是指金錢、房屋、土地、股票等,廣義的財富包括健康、智慧、人緣、信用、口才等;有價的財富諸如聲望、名譽、成就、歷史等,無價的財富例如人格、道德、真心、本性等等。
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的智慧之財;不但重視一時的現世財富,更重視永久的來生財富;不但重視有形的資用財富,更重視結緣積德等無形的財富;不但重視私有財富,更重視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等。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佛教認為人生應該追求的財富,例如:明理、正見、勤勞、結緣、布施、喜捨、感恩、知足、道德等,這些才是真正的財富。因為這些財富不但現世受用,來世還可以受用;不但一時受用,終身都能受用;不但一人受用,大眾也可以受用。
因此佛教認為我們不能只看一時的財富,要看永生的財富;不要只看一人的財富,要看共有的財富;不要只看聚斂的財富,要看活用的財富;也不要只看形相上的財富,要看內心無形的財富。一個人擁有智慧、慈悲、信仰、歡喜、滿足等,這些都是無價的財富。
由於佛教對財富有另類的看法,因此在佛教看來,世間上沒有窮人,貧富只是從比較而來。例如,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這就是時間的富者;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這就是語言的富者;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這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這就是有力的富者。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
佛教主張發展淨財、善財、聖財,甚至推廣開來還有智慧財。佛教對財富的看法,非常重視均富、共有、施他、利濟。佛陀當初實施僧侶托鉢乞食制度,主要是因為他對財富的觀念,主張「裕財於信眾」,讓僧侶藉托鉢 時,信徒布施飲食,僧侶施予教化,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佛教認為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結善緣而來,一切都有「因緣果報」的關係。因此寺院經濟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觀念與常住觀念,例如「有權不可管錢,管錢的沒有權」,並且強調「要用智慧莊嚴世間,而不要用金錢來堆砌」,「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這都是佛教經濟觀的特色。
過去佛門裡有一些人,總認為貧窮才是有道行,談「錢」就是粗俗。其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除非不做事,要做事就離不開錢,金錢是學道資糧,是很現實的問題。因此佛教並不排斥錢財,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
根據經典記載,佛教的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布施精舍、毗舍佉四事供養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因此,佛教認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
再說,佛教徒本來就有在家與出家二眾,一個在家修行的人如果沒有錢財,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安頓家庭的生活?何況修行辦道、布施救濟,都需要錢財作為助緣資糧。國家社會的各項發展,需要豐實的國庫作為後盾,而佛教本身必須提供弘法利生、醫療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務來淨化社會,造福人群,如果沒有淨財,又怎能成辦這些佛教事業呢?因此,佛教認為如何將信眾布施的善財、淨財、聖財,好好用在佛化事業上,這才是值得關心的事。
(待續)


記得1977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到佛光山參觀,當時我跟他介紹佛光山,提到我們是用企業的精神在管理佛教事業。我的意思是,我們講究組織、制度、理念、企劃,結果媒體把企業管理當成「商業化」,認為佛光山是商業化的團體,後來有一些社會人士也不斷批評佛光山「商業化」,對佛光山造成很大的傷害。

其實佛教徒為了光大佛法,遠紹如來家業,常有一句話說:「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講究權巧智慧、方便法門;利生,要考慮社會大眾的需要。不論弘法或利生,都必須透過良好的組織與完整的規劃,才能順利地接引眾生進入佛法的堂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出世的佛教雖然不以營利為弘法事業的目標,卻不能因此否定佛教事業的成就和貢獻,因為人間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特別注重信徒現生的幸福安樂。縱然是不同的範疇,佛教與現代的社會企業,終究都離不開生活,離不開人事物的管理。兩千多年歷史的佛教,恰為企業界提供豐富的資源,而佛教有組織、有制度、有規劃的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事業,不僅續佛慧命,更促進社會的祥和進步。所以佛教的企業精神,實在不可以將之與一般的「商業行為」等同視之。

一般的商業化經營,是以營利、賺錢為目的,但是佛教講究的是奉獻、服務、布施、喜捨。佛教認為人生的目的不在賺取個人有限的金錢財富,甚至財富不只是有形的金銀財寶,應該擴大來看。

人生應該追求什麼樣的財富?

佛教認為財富的種類有:狹義的財富、廣義的財富;有形的財富、無形的財富;現世的財富、來生的財富;個人的財富、共有的財富;人為的財富、自然的財富;有價的財富、無價的財富;物質的財富、精神的財富;清淨的財富、染汙的財富;合法的財富、非法的財富;一時的財富、永久的財富。

狹義的財富是指金錢、房屋、土地、股票等,廣義的財富包括健康、智慧、人緣、信用、口才等;有價的財富諸如聲望、名譽、成就、歷史等,無價的財富例如人格、道德、真心、本性等等。

佛教不但重視狹義的金錢財富,尤其重視廣義的智慧之財;不但重視一時的現世財富,更重視永久的來生財富;不但重視有形的資用財富,更重視結緣積德等無形的財富;不但重視私有財富,更重視共有的財富,例如道路、公園、河川等公共設施,以及花草樹木、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生態維護等。並且主張以享有代替擁有、以智慧代替金錢、以滿足代替貪欲、以思想代替物質,發揮普世的觀念,建設共有的胸懷。

佛教認為人生應該追求的財富,例如:明理、正見、勤勞、結緣、布施、喜捨、感恩、知足、道德等,這些才是真正的財富。因為這些財富不但現世受用,來世還可以受用;不但一時受用,終身都能受用;不但一人受用,大眾也可以受用。

因此佛教認為我們不能只看一時的財富,要看永生的財富;不要只看一人的財富,要看共有的財富;不要只看聚斂的財富,要看活用的財富;也不要只看形相上的財富,要看內心無形的財富。一個人擁有智慧、慈悲、信仰、歡喜、滿足等,這些都是無價的財富。

由於佛教對財富有另類的看法,因此在佛教看來,世間上沒有窮人,貧富只是從比較而來。例如,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這就是時間的富者;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這就是語言的富者;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這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這就是有力的富者。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

佛教主張發展淨財、善財、聖財,甚至推廣開來還有智慧財。佛教對財富的看法,非常重視均富、共有、施他、利濟。佛陀當初實施僧侶托鉢乞食制度,主要是因為他對財富的觀念,主張「裕財於信眾」,讓僧侶藉托鉢 時,信徒布施飲食,僧侶施予教化,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佛教認為財富的獲得,應從培福修德、廣結善緣而來,一切都有「因緣果報」的關係。因此寺院經濟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觀念與常住觀念,例如「有權不可管錢,管錢的沒有權」,並且強調「要用智慧莊嚴世間,而不要用金錢來堆砌」,「要能運用財富,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本著六和僧團的精神,重視「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現代人共有、共榮、共享的觀念。這都是佛教經濟觀的特色。

過去佛門裡有一些人,總認為貧窮才是有道行,談「錢」就是粗俗。其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除非不做事,要做事就離不開錢,金錢是學道資糧,是很現實的問題。因此佛教並不排斥錢財,佛教對錢財的看法是「非善非惡」,黃金是毒蛇,黃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資糧。

根據經典記載,佛教的信眾中不乏大富長者,如須達長者布施精舍、毗舍佉四事供養等,都受到佛陀的讚美。因此,佛教認為樸素淡泊用來自我要求是道德,用來要求別人則為苛刻。

再說,佛教徒本來就有在家與出家二眾,一個在家修行的人如果沒有錢財,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安頓家庭的生活?何況修行辦道、布施救濟,都需要錢財作為助緣資糧。國家社會的各項發展,需要豐實的國庫作為後盾,而佛教本身必須提供弘法利生、醫療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務來淨化社會,造福人群,如果沒有淨財,又怎能成辦這些佛教事業呢?因此,佛教認為如何將信眾布施的善財、淨財、聖財,好好用在佛化事業上,這才是值得關心的事。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