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能源轉型 兼顧就業 歐美廢煤 礦坑變度假天堂

編譯 齊葉 |2019.01.26
1497觀看次
字級
從柏林搭火車僅需1小時的勞濟茨湖區,昔日滿布煤礦露天開採坑洞,現已成歐洲最大人工湖區,餐廳、旅館和各類水上活動林立,宛如度假天堂,且當地正計畫興建鋰電池工廠,從傳統採礦和煤電產業轉向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領域,謀求投資與就業成長新契機。圖美聯社
從柏林搭火車僅需1小時的勞濟茨湖區,昔日滿布煤礦露天開採坑洞,現已成歐洲最大人工湖區,餐廳、旅館和各類水上活動林立,宛如度假天堂,且當地正計畫興建鋰電池工廠,從傳統採礦和煤電產業轉向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領域,謀求投資與就業成長新契機。圖美聯社

編譯/齊葉

從柏林搭火車僅需1小時的勞濟茨湖區,昔日滿布煤礦露天開採坑洞,現已成歐洲最大人工湖區,餐廳、旅館和各類水上活動林立,宛如度假天堂,且當地正計畫興建鋰電池工廠,從傳統採礦和煤電產業轉向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領域,謀求投資與就業成長新契機。

廢煤這類能源轉型議題,涉及產業轉型、地方經濟轉型,一向充滿爭議,如德國和美國等工業大國不僅許多人仍藉此維生,且不乏美國總統川普等有力人士支持振興煤業。

柏林智庫E3G政策顧問芮茨斯坦說:「在德國廢煤會成為政治敏感問題,是因為就業。」德國政府為達成減碳目標,正逐步淘汰煤礦和燃煤發電,但這威脅不少選民的生計,並反映在如產煤重鎮布蘭登堡等地區選舉結果上。

德國褐煤與硬煤業勞工約有3萬人,遠低於再生能源業的34萬人,但煤業除了高度工會化外,還有歷史遺留的問題。1950到1960年代靠硬煤開採驅動工業成長的西德,已成功轉型偏服務型經濟,但東德經濟結構較弱、社經問題更多,產業也較少,需官方更實際的投資建設行動,才有望吸引民間資金投入並說服民眾:政府有心革新地方經濟。

布蘭登堡邦首長沃伊克擔憂,廢煤步調過快恐不及產生足夠替代性就業,將衝擊社會與經濟,提出更遲緩的廢煤時程。但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指出,對尋求乾淨電力系統的國家來說,再生能源等新興產業可望提供更佳就業穩定性。

芮茨斯坦說:「德國再生能源業的就業機會勝過煤業,有時可達10倍。」而光是在布蘭登堡,再生能源業雇員就有約2萬人,且風電發展潛力大。在再生能源更發達的北萊茵-西發利亞邦,相關從業人員達4.6萬人,褐煤業僅9000人。

此外,歐洲最大應用科學研究機構Fraunhofer正與布蘭登堡工業大學合作,在勞濟茨地區發展有關能源儲存和微電子等新科技的研究聚落,盼吸引企業進駐,協助創造就業。

芮茨斯坦認為,德國廢煤期限可能設在2035到2040年。負責擬定具體廢煤行動方案的德國煤碳委員會握有15億歐元預算,可投資於教育、再訓練與相關基礎設施,協助原有煤業勞工轉入新產業。

至於美國,屋頂太陽能板產業快速成長,也為煤業失業勞工提供豐富就業機會。2017年National SolarJobs普查顯示,全美太陽能產業雇員已達25萬人,從2010年的168人大幅飆升。另據新疆金風科技公司估計,美國太陽能和風電產業現有約47.5萬人,是煤業的3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