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國學談】 熊羆是上古神獸 (下)

文/曹珊 |2019.01.23
1468觀看次
字級

文/曹珊

《山海經.大荒北經》: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鴟久、文貝、離俞、鸞鳥、皇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瑯鳥、玄鳥、黃鳥、虎、豹、熊、羆、黃蛇、視肉、璿瑰、瑤碧皆出衛於山。

帝堯、帝顓頊、帝嚳、帝舜的葬身之地,皆見熊、羆二獸鎮守。

也就是說熊、羆二獸是為四帝服務的神獸了,但,古籍之中也有令人疑惑之處。《堯典》上說帝舜讓益掌管「上下草木鳥獸」,益卻有意禪位,讓朱、虎、熊、羆去管理。《大戴禮》以及《史記》皆載,黃帝教會了熊、羆等一身本領,讓他們帶兵去與炎帝大軍對戰。《堯典》、《大戴禮》與《史記》中的熊、羆反倒像個人了。那麼,熊、羆究竟是人是獸?

對此,蒙文通認為:「后羿……殺封豕,斷修蛇。封豕為樂正後燮之子伯封,則修蛇之儔,將亦人也。舜命九官,而朱、燮、龍、熊、羆並在朝列,豈亦此類乎?」蒙文通把封豕,修蛇與朱、燮、龍、熊、羆並列,視作同類。什麼同類呢?蒙文通說:「修蛇之儔,將亦人也。」即是說他把封豕、修蛇以及朱、燮、龍、熊、羆當作人的人名來解讀的;我認為蒙文通的解說,以偏概全。封豕是貪暴之豬,只能殺之;蛇之長,斷七寸可安良。如果如蒙文通所說的封豕修蛇是人的話,古人又何必用這些動詞?

我認為,伯封是上古兇獸封豕的人格化後的形象,《左傳》上說他:「實有豕心」,四處作惡,後被后羿除暴,但是到了曹植的〈令禽惡鳥論〉一文,伯封去「豕心」,變成了孝子,人格正面化了(估計是曹植自喻)。

在《西遊記》裡,熊、羆二獸被吳承恩人格化成了一個「人」:此「人」半人半獸,即熊羆雖擁有人格,但形體還是保留上古神獸形態。孫悟空說:「大抵世間之物,凡有九竅者,皆可以修行成仙。」這是把上古神獸熊羆程朱理學化了,符合吳承恩所處的時代文化特色。另外,豬八戒的人格明顯有上古兇獸封豕的基因。

由而,我們可以推斷,這些上古神獸兇獸,一些被後世的文人人格化了,一些還是繼續保持其原生態形象的,如李世民是五爪真龍,這是龍的人格化;涇河龍王為四爪業龍,即還是保持龍的神獸形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