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糧食危機 環保食品上架

潘楠慕 |2019.01.20
2371觀看次
字級
以植物製造的漢堡,既環保也有助解決糧食問題。圖/法新社
為了減少浪費,公益團體舉辦發放多 餘食材的活動。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依據推算,二○五○年全球人口將比現在增加三成,達九十八億人,極可能面臨糧食危機。此外,隨著經濟成長,蛋白質不足和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切。為了為解決這些問題,新創企業正在研發以植物製造的人造肉和食用昆蟲等替代性食品。

「Impossible Burger」便是其中一項引發熱議的產品;假使未先告知,許多人甚至不會發現這種漢堡使用的並非真肉。從外表上看,這和普通的漢堡無異,包括口感。這種漢堡在知名廚師張大衛(David Chang)開辦的紐約曼哈頓餐廳「Momofuku Nishi」出售,價格十八美元。

開發這種漢堡的是矽谷新創企業Impossible Foods。該公司在二○一一年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名譽教授布朗(Patrick Brown)創建。他探究「肉味從何而來」,發現其決定因素是含有鐵成分「Haem(血紅素)」的分子,並透過基因重組技術,從大豆的根部提取該分子。

Impossible Foods自二○一六年開始向Momofuku Nishi提供產品,目前已向全美九百多家餐廳提供人造漢堡肉。該公司已籌募將近三億美元資金,月產量達五十萬公斤,投資者包括比爾蓋茲等名人。

Impossible Foods公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的近期計畫是把產品推向亞洲市場,未來的目標是推廣至全世界。這種以植物製造的食物,將有助解決糧食危機。

在美國Beyond Meat也向Safeway等大型超市提供植物原料製作的漢堡和雞肉。這家公司的投資人也包括許多知名人士,除了蓋茲之外,還有力倡環保的明星演員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

人造肉備受關注的原因之一,是環境問題。研究顯示,飼養食用家畜和栽培飼料,分別需要使用地球近五成的陸地、兩成以上的水資源,對環境的負擔極大。歐美素食主義者眾多,也是這類產品大受歡迎的原因。據Impossible Foods表示,該公司生產人造肉所需的土地面積和水,分別只達生產牛肉的二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對於重視環保,但又希望享受肉味的消費者來說是絕佳選擇。

聯合國統計資料顯示,全球人口到二一○○年可能達到一百一十二億人。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之餘,對高蛋白食品的需求也將增加。在傳統肉品產量有限的情況下,這人造肉新創企業被許多投資人看好。

其實,除了人造肉,還有其他值得期待的蛋白源。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可食用昆蟲:食物和飼料保障的未來前景》報告,稱昆蟲「有可能成為應對糧食問題的有潛力食材」。這類產品也較為環保,據統計,生產一公斤牛肉,需要消耗八公斤飼料,但昆蟲產品則只需兩公斤飼料,且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只有生產牛肉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所需的土地面積也明顯更少。

營養學家指出,昆蟲的營養價值高於肉和魚,富含優質蛋白質、纖維、鐵和鎂等微量元素。儘管食用昆蟲並非大眾飲食文化,但這類食品正逐漸以適合食用的形態商品化。

例如, 美國哈佛大學的幾名女生創立了Six Foods公司,標榜「不吃家畜」。她們成立公司的契機是到非洲和亞洲留學、旅行,發現當地人食用昆蟲和蠍子,加上查看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讓她們決定使用蟋蟀粉製成的「薯片」。這種產品看起來與一般玉米脆片一模一樣,口味也相當多元。

隨著此類產品被接受的程度持續增加,美國EXO也開發和銷售使用蟋蟀的能量棒(cricket flour protein bars)和營養食品。在北美和歐洲,蟋蟀的養殖規模正在擴大。

歐美新創企業開發昆蟲食品逐漸成為熱潮,不過亞洲早已盛行食用昆蟲。例如,日本長野縣的伊那市創造館還會舉辦「大昆蟲食博會」,展示了當地的水生昆蟲、蜂蛹,以及寮國、柬埔寨和泰國等國的昆蟲飲食文化。

研究人員進一步指出,人類將來很可能在火星等外太空星球設立基地,人造食物或昆蟲可被視為不汙染當地環境、簡單培育的食物。

英國廚餘專員

負責減少浪費

全球許多地區面臨飢荒危機,但也有許多食物遭到浪費。英國便是食物浪費問題極為嚴重的地區,也已有許多人士嚴詞批評。為了改善這個問題,英國任命廚餘專員(Food Waste Champion),目標是在二○三○年前把廚餘量減半,減少浪費。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表示,每年供人類食用的糧食產量中,有三分之一遭到耗損或浪費、但著名的英國食品產業評論家史都華(Tristram Stuart)指出,實際浪費的程度比這個數據還嚴重,可能達二分之一。

他表示,超級市場是食物浪費的重要源頭。據統計,英國零售業每年廢棄的食物量可高達一百六十萬。這是因為超市經常超額進貨,以確保貨架上有各種商品可以滿足所有消費者。即使將食物拋棄,損失也低於存貨不足造成的影響。

史都華還指出,食品製造及加工產業也常浪費食材。以供應三明治用的麵包廠為例,一條土司被去頭去尾又去邊,足足浪費近兩成的食材。再以蔬果為例,英國每年有近四成的蔬果因尺寸、顏色、形狀、長相等不符合「外觀標準」而被拒收,下場往往是遭到扔棄。

有鑒於此,英國環境大臣戈夫已任命王儲查爾斯夫人卡蜜拉的外甥艾略特(Ben Elliot)為志願職的多餘食物和廚餘專員(Food Surplus and Waste Champion)。

艾略特是奢華生活管理集團精英會集團(Quintessentially)兼食物慈善基金會的共同創辦人,他指出:「持續有數量多到讓人無法原諒的廚餘,這在道德上應受譴責,而且大都可以避免。」

許多大型超市、食品製造業者和餐廳,都支持英國政府的計畫,目前已獲特易購(Tesco)、雀巢(Nestle)和可口可樂(Coca-Cola)等七十多家公司連署,目標是在二○三○年之前,把英國廚餘量減半。

超級食物名叫纖維

物美價廉隨手可得如果有種食物,能夠使人更長壽,想必許多人會感興趣。這種食物以純天然的方式降低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等之風險,而且有助控制體重、血壓和膽固醇,相當神奇,但其實這種「超級食物」非常便宜,可以輕易買到,它就是「纖維」。

眾所周知的是,纖維能夠阻止便秘,但事實上,它對健康的好處遠不止於此。學者表示,富含纖維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其中一些使用全麥的穀類早餐、麵包,扁豆或鷹嘴豆等豆類,以及各種堅果和種子等;人類每天應該至少攝取二十五公克的纖維,但全世界大部分人每天的纖維攝入量都少於二十公克。

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研究發現顯示,從低纖飲食(每日低於十五公克)轉向高纖飲食(二十五至二十九公克)後,死亡率可下降千分之十三,心臟病機率可減少千分之六。此外,2型糖尿病和腸癌的風險也會減少,體重、血壓和膽固醇也更低。

許多人或許早已了解,纖維、全麥食品、水果和蔬菜有益健康,但隨著所謂「低碳飲食」的流行,專家擔心或許人們會因此遠離纖維。

劍橋大學的佛魯希教授(Prof Nita Forouhi)說:「推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營養哲學,令人減少了攝入全麥纖維的機會。長期來看,這種飲食風氣減少纖維和全麥攝入,對健康不利。」

她指出,要想提升飲食中的纖維攝入量,其中一種方式是將白麵包換成棕麵包或者全麥麵包。

據統計,七○年代中期到八○年代中期,白麵包的消費量下跌,而棕麵包和全麥麵包則上升。也就是高纖維麵包所占的比率持續成長。以目前的消費趨勢看,許多人的健康意識已經提升。專家對民眾飲食習慣健康化相當肯定,佛魯希教授說:「纖維的攝取,多多益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