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7】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0

星雲大師 |2019.01.16
2180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提供
圖/佛光山提供

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 10
文/星雲大師

善惡有報 懺悔得救

【問】佛教講「因果」,種了「因」,一定會受「果報」,那麼壞人一旦做了壞事,是不是就永遠沒有得救的機會了呢?

【答】長久以來,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決定有報的「因果觀」,一直深植在中國人的心中,成為一股維繫社會道德的無形力量,並且發揮懲惡勸善的功能。
其實,佛教所說的因果,不僅僅是勸人行善的說辭,它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所謂「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它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問,而是日常生活中處處可以印證的真理。如《因果經》有一首偈語說:「富貴貧窮各有由,夙緣分是莫強求;未曾下得春時種,坐守荒田望有秋。」世間上無論好壞、善惡、得失、有無,都有其因果關係,沒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脫離因果法則。
然而一般人往往以世俗的觀點來解釋因果,致使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聽到因果便斥為迷信,或是感到畏懼。如剛才所問,壞人造了罪惡,是否就永遠沒有得救的機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可以得救!因為佛教有一個偉大的「懺悔」法門。
在佛世時,中印度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因為弒父篡位,後來業報現前,身上長滿了很多的癰,心裡不時悔恨交加,後來經過耆婆指引,向佛陀求救。佛陀對阿闍世王說:「世界上有兩種人可以得到快樂和幸福的結果,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懺悔的人。」
懺悔,是佛教很重要的思想、法門,平時我們的衣服髒了,身體有了汙垢,都要清洗、沐浴,才會舒服自在;茶杯汙穢了,也要洗淨,才能裝水飲用;家裡塵埃遍布,也要打掃清潔,住起來才會心曠神怡。這些外在的環境、器物和身體骯髒了,我們都知道要拂拭清洗,但是我們內心染汙時,又該如何處理呢?這時就要用懺悔的法水來洗滌,才能使心地清淨無垢,使人生有意義。
如何懺悔?佛經舉出戒律門懺悔、功德門懺悔、無生門懺悔等,教我們要對諸佛、父母、子女、師僧、良友等對象懺悔。另外,平時我們也可以透過說好話、捐善款、勤勞服務、成就他人等方法來懺悔。
懺悔是我們生活裡不可缺少的美德。懺悔像法水一樣,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懺悔像船筏一樣,可以載運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懺悔像藥草一樣,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懺悔像明燈一樣,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懺悔像城牆一樣,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懺悔像橋梁一樣,可以導引我們通往成佛之道;懺悔像衣服一樣,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
《菜根譚》裡說:「蓋世功德,抵不了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犯了錯而知道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因此,一個人萬一不慎造下了惡業,只要懂得懺悔、發願,行善、積德,並且「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就能洗滌業障,離苦得樂。因為佛法講「緣起性空」、「諸行無常」,罪業也是無常變化,空無自性的。所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罪業是事相上的,本性上則是清淨無染;罪業是有為法,自性是無為法。在無生門的懺悔方法裡,只要一念不生,不起一切的妄念惡想,就是真正的懺悔。如果進一步證悟到真如不動的自性,一切罪過自然不懺自除了,所以「心若無作,就是成佛」。
佛光山萬壽園的萬壽堂有一首對聯:

永念親恩今日有緣今日度,
本無地獄此心能造此心消。

說明罪業如霜雪,本無自性,不過是一時的沾染執縛而已,如果用般若智慧的陽光去觀照它,自然能夠溶化。所以再多恆河沙的罪業,都是有始有終,唯有佛性真如的生命,才是無限的生命。
《法華經》裡有一種「性具」思想,說明凡夫一念「具」足無明與法性。同理,作為事物之理體、成佛之根據的法性,也同樣「具」足善惡染淨。雖然在我們的本性中,行為有善惡,善惡皆有報,但只要積極行善,善苗長大,雜草就起不了作用了。
「性具」思想是天台宗的根本特色。「性」,指法界性、法性、真如,或稱本、理、體。所謂性具,就是真如理性本來具足世界一切迷悟因果之法,這稱作理具三千;此理具三千對每一個別眾生隨緣現起,則稱作事造三千。所以在世間法來說,無明煩惱是無始無終,但從出世法來講,成佛就沒有煩惱,所以是無始有終。
人的罪業,如田中雜草,會妨害禾苗的生長,但如果勤於除草(不犯過失,常行懺悔),有大願的功德禾苗,罪業的雜草自然就不會礙事。罪業如鹽,善業如水,一把鹽放在一缸水中,自然可以把鹽味稀釋淡化,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緣,極為重要。
因為佛教有懺悔法門,只要自己懺悔發願、勇敢認錯、勤做功德,就可以將功贖罪。如大乘佛教裡,主張一闡提都能成佛,都能給予希望,乃至犯了五無間罪的眾生,都有得救的機會。
一個做錯事的人,只要懺悔發願,願力的大水就能淡化業障,千萬不能一錯再錯,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佛教也倡導「回頭是岸」,只要我們懂得回頭、轉身,就有得救的機會,只要我們誠心懺悔、修福,就如同蛹破繭而成蝶,花開苞而綻香一樣,則人生的前途必然光明無限,希望無窮。

●佛光山萬壽園
萬壽園的規劃,是參考我早年到泰國、菲律賓等南洋一帶國家訪問時,看到他們將墓園公園化的理想而興建,因此大家來到這裡參觀,不會覺得萬壽園是墓園,因為這裡明亮、寬敞,沒有陰沉的氣氛,都是喜氣洋洋的、歡歡喜喜的。記得當初建設時,很多年輕人來參觀,看到這裡這麼美好,都說他們將來願意住進去,所以談到死亡,也很美,並非不好的事。
不過,我不能讚美死亡,因為今天的社會,不當的自殺太多了。在此奉勸大家,生命是可貴的,生命是很自然的,千萬不能自殺,自殺是殺生,也是殺人,生命要讓它自然生、自然死;來就讓它來,去就讓它去,多瀟洒,多解脫。希望大家對萬壽園有一番新的認識與瞭解。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佛光山開山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